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

ID:19596161

大小:786.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10-03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_第1页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_第2页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_第3页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_第4页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事故事故应急处理防火防毒防爆防电防灼伤预防危险物质、危险装置一、实验室的安全守则二、实验室事故的预防三、事故的处理和急救一、实验室的安全守则1.实验开始前应检查仪器是否完整无损,装置是否正确,在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之后,才可进行实验。2.实验进行时,不得离开岗位,要注意反应进行的情况和装置有无漏气和破裂等现象。3.当进行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时,要根据实验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戴防护眼镜、面罩或橡皮手套等,但不能戴隐形眼镜。4.使用易燃、易爆药品时,应远离火源。实验试剂不得入口。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或吃食物。实验结束后要细心洗手。5.熟悉安全用具如灭

2、火器材、砂箱以及急救药箱的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并妥善爱护。安全用具和急救药品不准移作它用。二、实验室事故的预防1.火灾的预防实验室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大多数是易燃的,着火是实验室常见的事故之一,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明火。防火的基本原则有下列几点注意事项:(1)在操作易燃的溶剂时要特别注意:①应远离火源;②勿将易燃液体放在敞口容器中(如烧杯)直火加热;③加热必须在水浴中进行,切勿使容器密闭。否则,会造成爆炸。当附近有露置的易燃溶剂时,切勿点火。(2)在进行易燃物质试验时,应养成先将酒精一类易燃的物质搬开的习惯。(3)蒸馏装置不能漏气,如发现漏气时,应立即停止加热,检查原因。若因塞子被腐蚀时,则待冷

3、却后,才能换掉塞子。接受瓶不宜用敞口容器如广口瓶、烧杯等,而应用窄口容器如三角烧瓶等。从蒸馏装置接受瓶排出来的尾气的出口应远离火源,最好用橡皮管引入下水道或室外。(4)回流或蒸馏低沸点易燃液体时应注意:①应放数粒沸石或素烧瓷片或一端封口的毛细管,以防止暴沸。若在加热后才发现未放这类物质时,绝不能急躁,不能立即揭开瓶塞补放,而应停止加热,待被蒸馏的液体冷却后才能加入。否则,会因暴沸而发生事故;②严禁直接加热;③瓶内液体量不能超过瓶容积的2/3;④加热速度宜慢,不能快,避免局部过热。总之,蒸馏或回流易燃低沸点液体时,一定要谨慎从事,不能粗心大意。(5)用油浴加热蒸馏或回流时,必须十分注意避免

4、由于冷凝用水溅人热油浴中至使油外溅到热源上而引起火灾的危险。通常发生危险的原因,主要是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上不紧密,开动水阀过快,水流过猛把橡皮管冲出来,或者由于套不紧漏水。所以,要求橡皮管套入冷凝管侧管时要紧密,开动水阀时也要慢动作,使水流慢慢通人冷凝管内。(6)当处理大量的可燃性液体时,应在通风橱中或在指定地方进行,室内应无火源。(7)不得把燃着或者带有火星的火柴梗或纸条等乱抛乱掷,也不得丢人废物缸中。否则,会发生危险。2.爆炸的预防在化学实验里一般预防爆炸的措施如下:(1)蒸馏装置必须正确,不能造成密闭体系,应使装置与大气相连通;减压蒸馏时,不能用三角烧瓶、平底烧瓶、锥形瓶、薄壁试管等

5、不耐压容器作为接收瓶或反应瓶,否则,易发生爆炸,而应选用圆底烧瓶作为接收瓶或反应瓶。无论是常压蒸馏还是减压蒸馏,均不能将液体蒸干,以免局部过热或产生过氧化物而发生爆炸。(2)切勿使易燃易爆的气体接近火源,有机溶剂如醚类和汽油一类物质的蒸气与空气相混时极为危险,可能会由一个热的表面或者一个火花、电花而引起爆炸。(3)使用乙醚等醚类时,必须检查有无过氧化物存在,如果发现有过氧化物存在时,应立即用硫酸亚铁除去过氧化物,才能使用。同时使用乙醚时应在通风较好的地方或在通风橱内进行。(4)对于易爆炸的固体,如重金属乙炔化物、苦味酸金属盐、三硝基甲苯等都不能重压或撞击,以免引起爆炸,对于这些危险的残渣

6、,必须小心销毁。例如,重金属乙炔化物可用浓盐酸或浓硝酸使它分解,重氮化合物可加水煮沸使它分解等等。(5)卤代烷勿与金属钠接触,因反应剧烈易发生爆炸。钠屑必须放在指定的地方。3.中毒的预防大多数化学药品都具有一定的毒性。中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接触有毒物品而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预防中毒应做到:(1)称量药品时应使用工具,不得直接用手接触,尤其是毒品。做完实验后,应洗手后再吃东西。任何药品不能用嘴尝。(2)剧毒药品应妥善保管,不许乱放,实验中所用的剧毒物质应有专人负责收发,并向使用毒物者提出必须遵守的操作规程。实验后的有毒残渣必须作妥善而有效的处理,不准乱丢。(3)有些剧毒物质会渗入皮肤,

7、因此,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戴橡皮手套,操作后应立即洗手,切勿让毒品沾及五官或伤口。例如,氰化钠沾及伤口后就会随血液循环至全身,严重的会造成中毒死伤事故。(4)在反应过程中可能生成有毒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使用后的器皿应及时清洗。在使用通风橱时,实验开始后不要把头部伸入橱内。4.触电的预防使用电器时,应防止人体与电器导电部分直接接触,不能用湿手或用手握湿的物体接触电插头。为了防止触电,装置和设备的金属外壳等都应连接地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