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斜井井底车场掘进作业规程

付斜井井底车场掘进作业规程

ID:19597580

大小:201.0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8-10-03

付斜井井底车场掘进作业规程_第1页
付斜井井底车场掘进作业规程_第2页
付斜井井底车场掘进作业规程_第3页
付斜井井底车场掘进作业规程_第4页
付斜井井底车场掘进作业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付斜井井底车场掘进作业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山西平定古州伟峰煤业有限公司副斜井井底车场掘进作业规程二O一一年七月第一章工作基本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用途1、巷道名称:副斜井井底车场2、巷道用途:主要用于材料、设备、矸石运输、进风、行人等。3、井上位置:位于井田中部,天然大山中。4、主采煤层:15#5、煤层厚度:5.04m—6.57m平均:5.81m第二节工作面四邻关系工作面北部为副斜井井筒,南部为开拓未采区,东部为运输大巷,西部为回风大巷。本工作面布置于15#煤层中,延顶板水平掘进,四邻关系对掘进无大的影响,按初步设计平面图布置,南部200多米处为采空积水区,因此在掘进时必须按规定要求进行探水。第二章地质概

2、况第一节煤层赋存特征本井田内可采煤层共2层,分别为6#、15#煤层,因当前主采15#煤层,6#煤层回收矿井时可采,所以在此只表明15#煤层。15#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6#煤层65.34—101.57m,平均84.59m,煤层厚度5.04—6.57m,平均5.81m,为稳定可采煤层,舍0—3层夹矸,结构简单,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为井田内可采煤层。第二节地质构造情况该工作面总体构造为单一斜构造,井田位于山西沁水煤田东北部边缘,总体为一褶皱构造,共发育有2个向斜和1个背斜,在井田内还发育有2条断层和38个陷落柱,构造中等,属二类。第三

3、节预测瓦斯、火、煤层情况根据2007年6月7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煤矿15#煤层所作出的煤尘爆炸鉴定检验报告,煤尘无爆炸性。据2006年12月阳泉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全市地方煤矿2005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的批复”(阳煤政发[2007]10号)借鉴相邻矿井五指山煤业有限公司15#煤层相对瓦斯涌出量为4.93m3/t,绝对瓦斯涌出量0.37m3/min,按低瓦斯矿井规定对待。第四节水文地质情况1、井田地表水:本井田及邻近河流属海河流域滹沱河水系,井田内主要河流为前头河,由西向东流经本井田北部,最终汇入桃河,前头河属季节性河流,仅雨季有水,平时干涸,其余均为季

4、节性流水的小山沟。2、井田主要含水层井田内含水岩层自下而上有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石炭系石炭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及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3、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为井田内之强含水层。据邻区514孔抽水试验资料,南川河水—5号孔资料,奥陶系含水层溶洞发育,单位涌水量0.519L/s·m,渗透系数达1.54m/d,奥灰水水位标高479.02—504.34m。属中等富水性含水层。推测本井田奥灰水水位标高约为498.50—504.50m,15号煤层底板最低标高为630m,奥灰水水位标高低于15号煤层最低底板标高,但考虑井田内陷落柱发育,在生产中也要引起高

5、度重视。4、石炭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主要含水层为太原组K2、K3、K4三层石灰岩,仅四节石K2石灰岩含水性较强。K2石灰岩(四节石)位于15号煤层上部8-12m,厚度4.9-8.80m,是15号煤层开采的直接充水含水层。据744孔电测水试验资料,单位涌水量0.60L/s·m,渗透系数达14.45m/d,K2石灰岩水位标高769.77m;邻区马郡头井田724孔电测水试验资料,单位涌水量1.00L/s·m,渗透系数为16.90m/d,说明K2石灰岩含水较为丰富。属弱——中等富水性含水层。K3(钱石)灰岩和K4(猴石)灰岩位于K2灰岩上方,是15号煤开采的间接充水含水

6、层。据邻区阳胜Ⅰ区702孔太原组混合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0.12L/s·m,渗透系数为0.28m/d,属中等富水性含水层。总之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在本井田东部地表出露和浅埋区域,易于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且本矿井处于向斜轴部位置,该含水层对15号煤层开采将有一定影响。5、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主要含水层为K7砂岩,其次为其上局部发育的砂岩层,为孔隙及裂隙含水。据邻区阳胜Ⅰ区702孔山西组混合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仅为0.023L/s.m,渗透系数为0.72m/d,属弱富水性含水层。6、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丰富,受季节性影响明显,尤其雨季水量

7、较大,其补给条件好,但由于厚度小,其贮水性差。开采15号煤层时矿井正常涌水量预计为67m3/h,最大为100m3/h。7、井田内主要隔水层井田内山西组砂质泥岩、泥岩为良好的隔水层,对山西组砂岩含水层起到层间相对隔水作用;太原组砂质泥岩,泥岩亦为良好的隔水层,对K2、K3、K4石灰岩岩溶裂隙水起到层间相对隔水作用;本溪组泥岩、铝质泥岩亦为良好的隔水层,对奥陶系灰岩含水层起到相对隔水作用。另外,在井田内6、15号煤层开采过程中,共发现38个陷落柱,井田中部陷落柱比较发育,其中以南部X26陷落柱为最大,直径为280m×200m,井田南部X30陷落柱最小,直径为60m×4

8、0m,这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