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教师版

文言文复习教师版

ID:19602944

大小:6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4

文言文复习教师版_第1页
文言文复习教师版_第2页
文言文复习教师版_第3页
文言文复习教师版_第4页
文言文复习教师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复习教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沭阳如东实验学校七年级(上)语文期中文言文复习主备:周效艳审校:刘晓文班级学号姓名一、《古代寓言二则》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郑人买履(   (2)宁(   )信(3)遽(   )契(   )其舟(4)先自度()其足(5)遂不得履()(6)宁信度(),无自信也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置之其坐 坐:同“座”座位(2)而忘操之 操:拿,携带(3)反归取之反:同“返”返回 (4)遽契其舟 遽:立即,匆忙(5)楚人有涉江者 涉:渡,从水上经过(6)宁信度 宁:宁可3.翻译句子。(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2)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3)其剑自舟中坠于水。(4)舟止,从其所契者

2、入水求之。4.两则寓言的寓意分别是:《郑人买履》:《刻舟求剑》:二、《幼时记趣》(一)写出下面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明:________物外:________私:________素:________称快:________神游:________拔:________方:________或千或百:项为之强:徐喷以烟:盖:观之正浓:鞭数十:作青云白鹤观:(二)找出本文的两个通假字,并解释。强同僵,僵硬  邱同丘,土山4.课文的描写充满童真童趣,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处,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3分)答: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理由:正当“我”看得格外入神时,癞蛤蟆破坏了“我”的兴致。恼恨之极,却

3、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这充分地写出了“我”儿时的天真活泼和独特的生活情趣。(幼小心灵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朴素感情)(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写出内容1分,写出理由2分。(三)解释下列多义词。1、【以】①徐喷以烟    用                ②以丛草为林     把           2、【为】①凹者为壑 当作       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表示被动,可译为“被……”        ③项为之强为(wèi):介词,表原因,因为3、【而】①拔山倒树而来  连词,表修饰  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承接关系便”“就③而忘操之表转折,但是、却④而置之其坐承接关系4、【其】

4、①必细察其纹理 它的,指“藐小微物的”②使其冲烟飞鸣它们,指蚊子     ③常蹲其身代词,相当于“自己的”④神游其中代想像中的山林5、【之】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结构助词“的”②心之所向 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③昂首观之代“群鹤舞空”的景象④项为之强代“昂首观之”的动作⑤观之正浓代“观二虫斗草间”的情景⑥驱之别院代“观二虫斗草间”的情景⑦至之市到……去⑧何不试之以足 结构助词、不译6、【观】①昂首观之 看             ②作青云白鹤观 景象、景观    7、【察】①明察秋毫看到、看清      ②必细察其纹理 观察     8、【神】①定神细视 精神、注意力     

5、    ②神游其中 感受、想像力 9、【时】①余忆童稚时  时候      ②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常(四)、翻译句子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心中想像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2.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3.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4、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5、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夏天蚊群的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6、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经常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与花台一样高,定睛细看7、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蛤蟆)舌

6、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8、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我那时年纪还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唉呀”地惊叫一声,感到害怕;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五)填空1.本文开头总说“物外之趣”,然后记叙了三件趣事:__观蚊如鹤  神游山林  鞭打蛤蟆描绘了四幅图画,这四幅图画依次是群鹤舞空图 、青云白鹤图、_神游山林图、鞭打蛤蟆图。2.文章第一段总领全文的句子是:故时有物外之趣 3.文章第二段主要记叙了观蚊如鹤的趣事,描写了群鹤舞空和鹤唳云端(青云白鹤)两个画面,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4.文章第四段主要记叙了鞭打蛤蟆的趣事,描写了蛤蟆捉虫和鞭打蛤蟆两个

7、画面,表现了童年快乐的生活。5.文章题目为《幼时记趣》,记趣是什么意思?包含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答:趣、情趣记录下来。题目本身就蕴涵着对童年生活的无限留恋6.通读全文,思考归纳本文的作者为什么会有物外之趣?答:产生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作者有强烈的好奇心,爱好观察并观察细致,想像奇特7.“物外之趣”反映了作都什么样的童心童趣?答:反映了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和观小为大、想像奇特的童趣。8.请举例赏析本文简朴、生动、自然的语言特点。答:(1)“冲烟飞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