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辨证施治课件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辨证施治课件

ID:19608212

大小:2.95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8-10-04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辨证施治课件_第1页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辨证施治课件_第2页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辨证施治课件_第3页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辨证施治课件_第4页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辨证施治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辨证施治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08—12内容提要•概述•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辨证论治•其他治法•调摄护理概述(西医)•胆囊炎、胆石症是比较常见的胆道疾病。胆囊炎可以分为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三种类型。胆石症又有胆囊结石、胆囊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肝管内结石之别。胆石分类•胆囊炎、胆石症常互为因果,同时存在。多发于女性及肥胖者。(四大症状:腹痛、发热、黄疸及胃肠道症状。)•急性发作时主要症状有右上腹或剑突下阵发性绞痛、向右肩背放射,且有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可伴发热、黄疸。慢性期主要有胃肠道

2、症状如右上腹隐痛、腹胀、暧气、厌食油腻等。•胆囊炎、胆石症属中医的“胆胀”范畴。胆结石分类胆胀概述胆—胆腑,即胆囊,为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居右胁下,其气以通降为顺。胀—疼痛、胀痛。胆胀是指胆腑气机通降失常所引起的以右胁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多发生于青壮年,女性高于男性,肥胖型多见。)临床特征:右上腹胀满疼痛,或伴恶心、嗳气、腹胀、口苦、善太息等。发病特点: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中医药治疗本病效果较好,远期疗效更为显著。(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统称。)病因病机1.情志失调:情志不遂

3、肝失疏泄累及胆腑胆失通降发为胆胀。2.湿热蕴结:外感热邪或湿热之邪蕴结胆腑气机郁滞胆失通降发为胆胀。3.胆石阻滞:湿热久蕴煎熬胆液聚而为石阻滞胆道胆失通降形成胆胀。4.饮食偏嗜:过食肥甘厚腻久则生湿蕴热蕴结胆腑胆失通降发为胆胀。病机分析胆胀:病位在胆腑,与肝胃关系最为密切。1.病位在胆气滞、湿热、瘀血、砂石——阻滞胆腑,通降失常,不通则痛——胆胀。2.与肝有关肝胆同居胁下,胆附于肝,互相络属,互为表里。肝之疏泄失司,胆汁排泄不利,胆失通降——胆胀。3.与胃有关胃胆同属六腑,胃气通降有助胆之通降,胆汁下行。

4、胃气不降——胆腑气机失畅,通降不利——胆胀临床表现•本病以右胁胀痛为主,也可兼有刺痛、灼痛,久病者也可表现为隐痛,常伴有脘腹胀满,恶心、口苦,嗳气,善太息等胆胃气逆之症。•病情重者可伴往来寒热,呕吐,右胁剧烈胀痛,痛引肩背等症。•本病一般起病缓慢,反复发作,时作时止,部分病例为急性起病。常因过食油腻、恼怒、劳累等诱发。多发于青壮年。诊断要点(西医)1:急性胆囊炎常以饱餐后上腹部、右季肋部剧痛或绞痛,发热或黄疸为特征;慢性胆囊炎则有上腹不适、隐痛,腹胀、暧气、厌食油腻等。胆石症急性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右上腹剧烈

5、绞痛(胆绞痛)、寒战高热或伴黄疸等。2:急性发作时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3:胆囊炎、胆石症的确诊主要依靠X线、B超、CT等检查可发现阳性结石或炎症。鉴别诊断1.胁痛:胁痛指两胁部疼痛为主症,多种原因皆可引起。胆胀则以右上腹胀痛为主,伴口苦、嗳气,以胆腑气机通降失常为主。2.胃痛:上腹近心窝部疼痛,任何年龄均可发生。胆胀为右上腹疼痛,多见于青壮年。3.真心痛:真心痛疼痛突发而剧烈,且在左胸前部,伴手足青至节,预后不良;而胆胀痛在右胁,疼痛相对较轻,预后较好。辨证论治•辨证要点1.辨虚实:起病急,病程

6、短,或久病急性发作,胀痛持续不解,痛处拒按,口苦发热,苔厚脉实者,多属实。起病缓,病程长,胁痛隐隐,胀而不甚,或绵绵不休,遇劳则发,苔少脉虚者,多属虚。2.辨原因气滞——右胁胀痛,连及肩背,遇怒加重,胸闷脘胀;血瘀——右胁刺痛,固定不移,痛处拒按,舌紫;湿热——右胁胀满,灼热疼痛,口苦,呕恶,苔黄腻;砂石——右胁疼痛如绞,阵发加剧,牵及右肩背。辨证论治•治疗原则胆胀的治疗原则为疏肝利胆,和降通腑。临床当据虚实而施治,实证宜泻中通降,依病情之异,疏肝利胆通腑合用理气、化瘀、清热、利湿、排石等法;虚证宜补中寓

7、通,滋阴兼以理气。实——泻中通降疏肝利胆和降通腑虚——补中寓通【症状】右胁胀痛,痛引右背,遇怒加重,食少脘胀,善太息,嗳气频作,口苦厌油,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治法】疏肝利胆,理气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g栀子10g黄芩10g枳壳12g香附12g白芍15g川芎6g陈皮6g川楝子10g元胡10g青皮6g郁金12g炙甘草6克g有结石加鸡内金10g金钱草30g海金沙15g。淡红舌薄白苔【症状】右胁胀痛拒按,痛引肩背,发热,恶心纳呆,口苦心烦,便秘尿赤,或见黄疸,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治法】清

8、热利湿,理气通下。【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g栀子10g黄芩10g柴胡10g郁金15g茵陈30g枳实10g木香10g大黄10g芒硝10g(冲)川楝子10g延胡索10g炙甘草6g有结石加鸡内金10g金钱草30g海金沙20g。淡红舌黄腻苔热毒炽盛(chi)多见于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及胆囊炎【症状】右胁绞痛拒按,痛引肩背,持续不止,拒按触痛,壮热寒战,黄疸,心烦易怒,甚则谵语神昏,便秘溲黄。舌质红绛,苔黄腻或干,灰黑,脉弦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