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项目设计要点

保障房项目设计要点

ID:19618155

大小:52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04

保障房项目设计要点_第1页
保障房项目设计要点_第2页
保障房项目设计要点_第3页
保障房项目设计要点_第4页
保障房项目设计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保障房项目设计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保障房设计·安置房·研究与探索就业·便利·安全·宜居·记忆经济·持续·科技·绿色·文化0保障房设计·安置房·——就业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动迁安置房是中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大量出现的居住类型。由于失去土地,原有农村居民收入与就业成为最为迫切的问题,这是安置房与其他类型住宅的最大不同。货币安置与面积补偿是安置房主要的模式。能否解决安置民的收入与就业,是安置房项目能否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也是目前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安置房项目居民收入模式一般有五种方式:A.住宅+商铺经营B.住宅+商铺出租C.住宅+房屋出租D.住宅

2、+家庭手工经济E.住宅+入股集中商业1合理配比住宅与商业面积分析构建组团式经济模型区分商业线路与交通线路集中型商业的设置商业网点设计引入主题商业步行街保障房设计·安置房·——便利构建五分钟基础商业圈与十分钟城市生活圈步行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安置房项目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五分钟步行范围内的各种配套设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十分钟步行距离内设置城市出行、集中商业与娱乐等公共设置2结合城市公共设施合理设计社区出入口顺畅通达的道路交通体系人车分流专门为人行设置的步行体系适宜的组团与社区规模分级设置组团与社区配套保障房设计·安置

3、房·——安全安全感是仅次于基本生理要求的需求。——亚伯拉罕·马斯洛安置房由于其社会影响,因此尤其注重施工技术与材料选择的安全性问题。安置房居民的安全感缺失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陌生环境。原先以血缘关系为主的社会关系的打破而新的社会关系难以稳定,是造成安置房居民安全感不足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3采用环保和安全的外墙材料整体设计外部构件易于辨识的社区与组团入口易于辨识的社区与组团边界相对封闭的组团8-15个单元的组团规模分级设置社区和组团公共空间满足各年龄阶层交往活动空间构建城市客厅、社区大堂和组团共享大厅保障房设计·

4、安置房·——宜居融合西方田园城市与中国传统居住方式,营造东方新传统居住模式。花园城市理论和实践是对西方工业化文明带来的对人类生存环境巨大破坏的反思,宗旨是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使人们能够生活在既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又有美好的自然环境的新型城市之中。中国传统居住方式一贯注重“天、地、人”三者的和谐与交流。作为安置房,其居民在社区内部生活、工作、交往的密度与时间远远多于其他类型住宅,而不仅仅只是通常住区的休憩与生活场所。4构建从城市到社区、组团的景观体系完善社区与组团的公共功能注重工作、休闲

5、、娱乐、健身、购物、居住等功能的组合满足不同功能、具有不同性质的场所设计合适的空间尺度适度大小的组团规模自然而易于维护的景观配置保障房设计·安置房·——记忆记忆与历史是一个社区凝聚力与社区认同感的根本。城市化进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安置房项目是一个重要体现。在这个进程中,新的生活、环境与居住方式必然要取代原有的历史与记忆。尊重历史与记忆是人本主义的体现,也是尊重安置房居民的体现。尽可能分析提炼原住地有价值的历史要素,设计融合进项目中,并表现在建筑形式与景观营造等方面。通过社区、组团独立性与独特性的营造,

6、构建新的记忆与历史。5保留、迁移、改造具有价值的景观、小品、建筑与构筑物显著易识别的社区及组团入口通过建筑形式、颜色、材质体现社区、组团的个性与边界为同样区域来源的居民提供交往活动空间——社区大堂、组团共享大厅提炼并创造具有历史代表性的建筑形式与景观元素保障房设计·安置房·——经济低成本,高期望——设计的价值就在于以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6保障房设计·安置房·——持续可改造、可发展、可持续,这是常见短命建筑最为缺乏的方面。7保障房设计·安置房·——科技新技术8保障房设计·安置房·——绿色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

7、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节地与室外环境2)节能与能源利用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室内环境质量6)运营管理9保障房设计·安置房·——文化具备独有的文化性与价值观是现代成熟社区的标志。现代社区的人口规模3千至1万人,有相对独立的商业核心、文化内涵与价值观念,包括了住宅、街道、公园、学校、金融、商业、娱乐等完整的功能体系。居住者对于自己的社区文化与价值有强烈的认同感、安全感与归属感。安置房项目从人口与用地规

8、模而言已经是一个完整的社区。在一般情况下它自发地具备了现代社区的某些特性——但不是全部,其中最为缺乏的就是文化与价值观。社区文化性直观体现在建筑风格、材料颜色、景观形式等方面,通过这些方面来界定居住者生活模式、活动内容,体现其文化与价值观。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