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基础20121129ppt课件

腹膜透析基础20121129ppt课件

ID:19634230

大小:948.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0-04

腹膜透析基础20121129ppt课件_第1页
腹膜透析基础20121129ppt课件_第2页
腹膜透析基础20121129ppt课件_第3页
腹膜透析基础20121129ppt课件_第4页
腹膜透析基础20121129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腹膜透析基础20121129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腹膜透析基础湖南省中医附一院肾内科肾脏的功能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排泄体内代谢产物和进入体内的有害物质调节血压促进红细胞的生成促进维生素D的活化腹膜透析原理腹透液是由葡萄糖、各种电解质和矿物质组成腹透液在体内通过弥散和渗透的作用使过量的水分和毒素通过腹膜进入透析液中,然后通过交换透析液使过两年的水分和毒素排出体外,多次重复达到清除体内废物的目的。腹透液清除水分是依赖葡萄糖的浓度,毒素清除是靠腹透液在人体的存留时间腹膜为生物性半透膜通过弥散和对流原理,溶质可跨腹膜双向转运渗透超滤清除水分定时规律灌入PDS,并引流

2、废液可有效清除体内潴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水分,纠正酸碱失衡维持体内环境稳定腹膜透析自二十世纪60年代开始,腹透成为终末期肾脏疾病重要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水全球现有170多万透析患者,其中11%接受腹透治疗腹膜透析概况Othercountries17万China2万2009年全球腹膜透析人数分布2005年以来接受腹膜透析的病人每年以5-10%速度增长ESRD人数:220~270万接受透析者年增长10%~12%PD:墨西哥95%,香港78%,北美30~45%,欧洲25~40%,中国10%A

3、PD:美国占PD20%~30%,占全球15%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腹膜透析有关工作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11〕549号一、开展腹膜透析是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二: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制订医疗质量考核和医院评审、评价等指标时,腹膜透析液费用不计入药品收入,按照医用耗材收入进行统计。6月17日中华肾脏病分会全国首批31家腹膜透析规范化培训示范中心授牌,卫生部长陈竺院士到会作了重要讲话。7月1-3日中华肾脏病分会主委陈香美院士率领31家腹膜透析示范中心主任来到长沙参加卫生部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全国首站—长沙

4、站的巡讲。腹膜为浆膜,覆盖在内脏和腹壁表面(90%VS10%),形成潜在腔隙-腹腔腹膜解剖表面积与体表面积相似,1-2㎡,腹膜有效面积小于其解剖面积腹膜毛细血管丰富,脏层腹膜由肠系膜上下动脉供血,经门静脉回流;壁层-腹壁动静脉腹膜解剖与生理PD时参与溶质转运的毛细血管表面积仅占总面积的0.1%溶质转运受“血流限制”和“膜限制”其中“膜限制”更为重要-三通道模型腹膜毛细血管跨细胞通道:直径小于1.0nm,AQP,水可通过小通道:直径小于4-6nm,内皮细胞上间隙,占孔道总面积90%-93%,小分子可通过,限制血浆蛋白大通道

5、:直径大于20nm,内皮细胞间隙,大分子溶质转运的主要途径溶质转运三通道模型弥散与对流:增加超滤有助于增加中大分子溶质清楚影响弥散的因素:溶质浓度梯度、腹膜内在通透性以及溶质分子大小腹膜内在通透性:腹膜有效面积以及腹膜对不同溶质的转运差异溶质分子大小:尿素、钾、氯、钠、磷、肌酐、尿酸等溶质转运方式弥散与对流影响弥散的因素:溶质浓度梯度、腹膜内在通透性以及溶质分子大小腹膜内在通透性:腹膜有效面积以及腹膜对不同溶质的转运差异溶质分子大小:尿素、钾、氯、钠、磷、肌酐、尿酸等2LPDS透析留腹增加溶质浓度梯度缩短透析液留腹时间增

6、加透析液交换量增加腹膜有效面积:增加透析液容量,使用血管活性物质?预防腹膜纤维化破坏腹腔内不流动液体层促进溶质弥散转运的方法小通道是其物质基础,与透析液渗透压有关,渗透超滤(HD压力超滤)腹膜透析净超滤=超滤量-重吸收量淋巴重吸收与时间无关(1.0-1.5ml/min)腹内压升高则重吸收增加腹膜透析超滤透析初超滤速度最快,15ml/min葡萄糖弥散入血(透析液葡萄糖浓度降低)以及超滤液稀释,透析液葡萄糖浓度降低,超滤能力下降透析开始后3小时内腹腔内容量持续增加超滤速度等于恒定液体重吸收速度(1.5ml),则腹腔内容量达到

7、最大,此后容量逐渐降低,8小时腹腔内容量仅2L,净超滤为负(反超滤)2L4.25%PDS超滤无须特殊设备,操作简单,可居家进行对残余肾功能保护较好血流动力学较小中分子清除效果较好传染性疾病发生率低生存率与血液透析相似甚至优于HDPD特点适应证2010年操作规范肾性适应证:AKI和ESRD非肾性适应证:急性重症胰腺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并ESRD严重低温症、中毒下列情况优先选择PD老年人、婴幼儿和儿童患者心血管疾病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血管条件不佳或反复造瘘失败者凝血功能障碍伴有出血倾向或活动性出血者残余肾功能较好者

8、活动不便或需要白天工作、上学者交通不便或偏远地区病人选择透析模式:PD和HD(大多数患者两者均可选择)2010年规范确定禁忌证无绝对禁忌证证(既往手术并非禁忌证)一般考虑:医保政策、病人生理和心理、当地血透条件、交通、是否有合适操作者病人选择老年ESRD是否选择PD?存在区域差异PD和HD生存率、技术失败率、QOL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