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与中国现代悲剧的文化审美转向

曹禺与中国现代悲剧的文化审美转向

ID:19639979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3

曹禺与中国现代悲剧的文化审美转向_第1页
曹禺与中国现代悲剧的文化审美转向_第2页
曹禺与中国现代悲剧的文化审美转向_第3页
曹禺与中国现代悲剧的文化审美转向_第4页
曹禺与中国现代悲剧的文化审美转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曹禺与中国现代悲剧的文化审美转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曹禺与中国现代悲剧的文化审美转向【】中国传统悲剧的文化审美与西方悲剧的文化审美有着显著的区别。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在中国现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上发生了悲剧文化审美的大逆转。中华民族文化审美观念几千年的生成与演绎接受着西方文化的严峻挑战,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文学革命运动当中,曹禺做出了真诚的努力和坚实的艺术实践,表现出了对中国传统悲剧创作理念的大胆悖离与超越,对西方悲剧创作理念的接受与融汇。这种文化审美的突围与转向,回应了时代的深切呼唤,开辟了一种全新的美学空间。  【关键词】曹禺;悲剧;文化审美;转向    中国传统戏曲的悲剧观念与西方的悲剧观念有着严格意义上的区别,甚至有学者认为

2、中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其理由大致是由于中国戏曲中的悲剧都是以喜剧性形式结尾,不像西方戏剧那样一悲到底。  其实中国戏剧经过无数代艺术的不断丰富探索与发展,形成了自身与西方戏剧不同的显著特点。正如王国维所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宋元戏曲考》)。然而,如果按照戏剧的呈现方式来划分,在中国传统戏曲中很难切分出喜剧与的悲剧的界线,即使是悲剧也充满了喜剧性的色彩。从这种文化的考察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剧作家的文化审美心理以及受众的文化审美心理是有别于西方的。我以为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因素导致这种文化审美心理差异性的产生。  一、农耕文明的文化心理对传统戏剧的影响  中国自

3、古以来就是以“农耕文明”著称于世。古老的中国自黄淮流域到江汉流域、珠江流域,应该说是土地肥沃,气候温润,非常适应农作物的生长,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极其优越的物质条件,比起“游牧文明”和“海洋文明”来,具有其先天性的优势。农耕文明其最大特点就是依赖着固有的土地,长期以来自给自足,休养生息,充满了生活的善意与温情。游牧文明与海洋文明同样也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他们为了生存就必须进行不断地扩张,从而形成了特有的攻击性与掠夺性。他们对疆域之外的世界充满了想象,为了拓展生存的空间就得靠冒险与征战去完成。尤其是海洋文明,那种冒险心理攻伐心理尤为强烈。这种文化差异导致的心理差异表现在了戏剧

4、形态之中,因此,西方悲剧的涵义与中国古典悲剧的涵义有着严格以上的区别。  二、中国哲学“天人合一”对传统戏剧的影响。  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就是“天人合一”,其实这种哲学观念含有更多的理想主义色彩和空想的成分,哲学家们将“天人合一”这种看上去貌似“自然观”的理念(实际上是“神道”与“人道”的关系)转化为一种和谐统一的社会观,因此,他们过分强调矛盾的调和与化解。因此,中国传统戏剧中出现了不少有关“忠孝节义”的剧目,而这些剧目所宣扬的就是“以人为本”的道德规范。所谓道德规范,就是调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准则。这种哲学理念甚至渗透在为数不多的传统悲剧之中,使之无不充满浓烈的理想主义色

5、彩和浪漫情怀,且像感天动地的《窦娥冤》也是如此。因此,中国传统的悲剧所呈现出来的就是“悲中有喜”、“以喜化悲”的中国特色的戏剧理式。  三、孔子的艺术观对中国戏剧审美的影响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将礼乐教化为中心的道德意识,侵入政治领域,衍射到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对文学艺术都有其直接影响。因此,在中国传统的审美价值中,以美养善、美善统一的观点,由孔子建立之后,一直为儒家继承和发展”。的确,孔子对艺术立下的标准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孔子对《诗经》的内容的整体评价,那就是“思无邪”;从他对韶乐的欣赏中看艺术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那就是“尽美矣,又尽善矣”;从他对《诗经

6、》中《关雎》的分析可以看情感表达的“中庸”之度,那就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一切都是强调艺术的思想内容的重要,在此基础上必须做到美与善的统一以及哀乐有度。  四、佛教文化对传统戏剧的影响  佛教文化是如何影响中国传统戏剧的,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但作为佛教理论体系中所宣扬的“因果报应”,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剧作家,并且形成了一种普遍的文化心理。这种心理,无疑会影响到戏剧思想内容的表达与戏剧艺术形式的呈现。因此,即便是悲剧作品也含有“因果报因”所带来的喜剧色彩。  总而言之,中国之所以没有像西方那样纯正的悲剧,其原因是多维的。  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上,一大批知识和文化

7、精英以他们特有的睿智和闪光的思想激切抨击中国传统的悲剧文化,并审慎地注视、融解、吸纳西方的悲剧观以及在推崇西方的悲剧形态的同时创作符合本民族的特色的悲剧作品。曹禺无疑就是其中一位最富有影响的思想者和文学巨匠,他与其他的文学家们不一样,主动而直接地采用了西方特有的悲剧呈现方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戏剧创作,用他的伟大的艺术实践完成了中国现代悲剧的审美转向,或者说是完成了对中国传统悲剧审美的历史性超越。当然,这种转向与超越必然要经过历史的颠簸和阵痛。  我认为,曹禺先生在他的戏剧创作中所做的努力具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