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报告2—崔光祖

实习报告2—崔光祖

ID:19640802

大小:92.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04

实习报告2—崔光祖_第1页
实习报告2—崔光祖_第2页
实习报告2—崔光祖_第3页
实习报告2—崔光祖_第4页
实习报告2—崔光祖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习报告2—崔光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实习报告学校: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班级:13矿山机电姓名:崔光祖学号:C2013401221指导教师:蒋礼文日期:2015-08-3115毕业实习任务书1、实习内容:采区在唐山矿经过一个月的实习,将内容总结如下:(1)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2)供电设计之采区高、低压电网保护整定计算(3)低压维修电工安全操作(4)保证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2、实习地点:开滦集团唐山矿业分公司3、实习时间:自2015年7月1日至8月31日实习指导教师:成教处主任:2015年08月31日15毕业实习成绩评定指导教师评语:综合考察同学毕业实习表现

2、、毕业实习效果及毕业实习报告内容,评定该生毕业实习成绩为。实习指导教师:2015年08月31日一、实习地点:15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唐山矿业分公司二、实习单位基本情况:唐山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井田范围由市中心经西南郊延至唐山丰南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唐山矿水、陆交通便利。唐山矿自1878年开凿1号竖井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开采历史,是中国大陆上第一个用机械开凿、西法开采的矿井,天津的杂志《益闻录》曾这样记载唐山矿一号井的情况:“唐山向有煤井一所,井口在街前,井深60余丈。井上设有货轮机器,按此井之坚牢,出煤之多,速而省工,诚中国第

3、一佳矿也”。唐山矿位于开平煤田西北翼的西南端,地层走向为北东、南西。井田内由北向南排列的FⅠ和FⅤ号等主断层的走向基本与地层走向平行。此外除东部发育的FⅢ号断层以南的主向、背斜外,向西部还发育有岭子倾伏背斜等一系列褶曲构造。这些主断层和主要褶曲构造直接影响着唐山矿井田内的区域划分,使井田很自然地形成了若干个构造块。地层自上而下有:第四系、二叠系、石炭系、奥陶系。基岩最新地层为二迭系上统的古冶组。与华北地区同时期沉积类型相一致,本地区地层缺失奥陶系上统、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下统,使石炭系中统的唐山组地层直接覆于奥陶系中统的马家沟石灰

4、岩之上。唐山矿为高瓦斯矿井,通风系统复杂,局部生产区域风量小、通风压力低,系统相对抗灾能力较弱,采空区瓦斯涌出受大气压力影响的问题相当突出。三、实习的主要内容:1、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试行);为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水平,保障矿工;一、井下避难所设置的基本要求:;1、煤矿井下避难所目前主要有固定式避难室和可移动;2、井下有人工作的地点均应有避难所为其服务;3、避难所的额定人数,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同时工作;4、避难所应设置在无异常应力、顶板完整、支护完好;5、避难所应有清晰、醒目的

5、标示;6、避难所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15为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水平,保障矿工生命安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在充分借鉴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实际,征求有关方面意见,提出我国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一、井下避难所设置的基本要求:1、煤矿井下避难所目前主要有固定式避难室和可移动式救生舱两种类型。矿井可根据自身的特点自主选择,并以满足矿井灾变条件下矿工应急避险需要,安全、实用、救生为基本原则。2、井下有人工作的地点均应有避难所为其服务。避难所距工作地点的距离,以矿

6、工在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或矿井火灾等事故应急情况下,佩戴随身携带的自救器能够安全到达为确定原则,一般不超过1000米。井下避难所的设置要与矿井避灾路线相结合。突出矿井的井底车场应设置固定式避难所,有突出煤层的采区应设置采区避难所,掘进距离超过500米的巷道应设置工作面避难所。3、避难所的额定人数,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员的避难需要,并考虑不低于5%的富裕系数。4、避难所应设置在无异常应力、顶板完整、支护完好的地点,前后20米范围内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符合安全出口的相关要求。存放在巷道中的可移动式救生舱,应保证巷道

7、畅通,安全间距、风速等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标准的规定,并有预防爆炸冲击破坏的相关措施。5、避难所应有清晰、醒目的标示。矿井避灾路线图中应明确标注避难所位置和规格、种类,井巷中应有避难所方位的明显标示,以方便灾变时遇险人员能够迅速到达避难所。6、避难所应有简明、易懂的使用说明和操作步骤,指导遇险矿工正确使用避难设施,安全避险。7、建立相应管理制度,确定专人负责避难所的管理和维护,保证其始终处于正常待用状态。8、将正确、安全使用避难所作为入井人员安全培训和定期应急救援演练的重要内容,提高矿工应急救援能力。二、井下避难所的通用技术要

8、求151、井下避难所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有害气体处理、温湿度控制、通讯、照明及指示、基本生存保障等功能,保证在无任何外部支持的情况下维持所内额定避险人员生存(即避难所额定防护时间)96h以上。2.井下避难所应配备矿井灾变期间的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