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ID:19656595

大小:18.3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4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_第1页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_第2页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_第3页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_第4页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导语:以下是关于大自然的语言的说课稿,欢迎大家前来借鉴!  《大自然的语言》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主题单元下的第一篇文章。它是一首文字浅显,文笔优美的知识性诗歌,从一些最为常见的现象入手为我们介绍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  诗歌具体介绍了7种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高飘预示晴天,蚂蚁搬家要下雨;蝌蚪游泳春天到,大雁南飞秋天到,鱼鳞的圆圈,树的年轮都是“一圈一岁”,“三叶虫”推测地质,又可分为表示天气变化、季度变换、推测年龄、推测地质四个板块。其中表示“三叶虫”这个小节是学

2、生难于理解的,是本诗歌的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观察与发现”。根据课文的类型,特点及其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教学本课时应重点引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探究大自然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体会用平实、通俗有趣的语言,解释介绍深奥的大自然知识的特点。  这首诗歌的教学目标是(详见教学目标部分)  1、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  2、语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掌握朗读的节奏。  3、情意目标: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究、研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本诗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3、(1)合理处理教材(长文短讲)  (2)重视朗读训练,把握诗歌节奏。  (3)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重视自读自悟。  (5)紧扣单元主题,注重知识的拓展。  教具准备:cai教学辅助软件  二、说学生  三年级下期的学生,已有预习的习惯和自读的能力,也有不同方法识记生字的能力与愿望。其次,学生对朗读课文的兴趣比较浓厚,课外阅读也有一定的质量,兴趣广泛,因此,他们对大自然的语言也比较熟悉,能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适当地对课文内容作出补充,通过学习,能够将自己平日观察到的大自然的语言,仿照诗歌

4、的形式进行仿写。  三、说教法(抓住重点,选择教法)  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宜采用“情境教学”,并辅以cai教学软件,缩短学生的生活距离,为学生认识大自然的语言感悟大自然语言的神奇,提供直观视觉,把学生带入情境。紧扣课后的思考题抓住重点小节。因为课后思考题是大纲对学习这篇课文提出的具体要求。同时把质疑问难贯穿了教学的始终,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学、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去观察生法,发现生活。  四、说学法(自读自悟,培养能力)  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再加上这首诗歌文字浅显易懂,所以

5、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应用“自读自悟”的方法,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内容。先学后教,交互学习,归纳疑点,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  五、说程序(创设情景、优化程序)  领悟了教材,确定了教法和学法,下面重点说说教学过程的设计:  1、带入情境读全诗  用cai课件演示:黄叶纷纷飘落,满天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的景象,师问: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师叙:这些都是自然现象,也是大自然特有的语言。在大自然中,这样的语言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板书大自然的语言)请学生读课题,强调“大自

6、然”,然后请生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2、合理处理教材:  这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字、词、句的理解,感悟大自然语言的神奇,但诗歌有9个小节,篇幅较长,要在40分钟内完成,比较困难,因此我采用分板块教学的方法。  第一步:学第一小节,初步感知大自然语言无处不有。师问:为什么睁开眼就能看见大自然的语言?引导学生抓住“到处”一词,用读的方式告诉大家大自然的语言随处可见,无处不有。  第二步: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过渡:大自然说了哪些话?分小组学习2-8小节,把你喜欢的大自然的语言在小组内多读几遍。  

7、教师参与小组小学  第三步:利用直观手段,长文短讲,感悟内容。  师:你最喜欢哪种大自然的语言?把它读出来。(生说到哪个小节,师讲哪一小节。)  当学生说出喜欢第二小节中白云这种语言时,师引导白云告诉我们什么?(晴天)这小节中的“准”能换成哪个词?(一定、肯定)并指导朗读。然后师板画白云,读生归纳出这是表示天气变化的语言。师顺提问:还有哪种语言也表示天气变化?学生指出:蚂蚁搬家要下雨。请生   齐读3小节。  为了拓展知识面,教师出示四条表示天气的谚语,请生读谚语谈感受,并结合《语文天地》内容,请生收集表示

8、天气的谚语。  当学生说出喜欢蝌蚪游泳时,向学生展示蝌蚪在水中游动的画面,引导学生想像它们会说些什么?蝌蚪像什么?这时学生兴趣高涨,争相发言。抓住诗歌中“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这个句子进行比喻句,反问句的训练,指导朗读,明确比喻要恰当,反问句的语气更强烈。抓住“大自然在水面写着”中的“写”对学生进行拟人句知识的传授。因此,将第4个小节作为重点,扎实基础知识的训练,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内化了语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