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权的宪法保护

隐私权的宪法保护

ID:19658658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4

隐私权的宪法保护_第1页
隐私权的宪法保护_第2页
隐私权的宪法保护_第3页
隐私权的宪法保护_第4页
隐私权的宪法保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隐私权的宪法保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隐私权的宪法保护隐私权概念的以及这些年的发展问题。隐私权国内外对其研究的现状,其中以美国和德国对其的研究最为细致和突出。隐私权当前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对其保护迫在眉睫。我们从大体三个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得出了对其的保护措施。1隐私权的概况1.1隐私权的概念隐私权最早起源于美国的19世纪末,经过100多年的历史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和扩展,并且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对于隐私权概念的界定,每个国家,每个地区和每个学者因各自的历史传统、风俗条件以及认识和观察的角度的不同,对隐私权的概念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本人认为,隐私权

2、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不被他人非法干涉的一种人格权,并且对他人的介入具有决定权。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1.2隐私权的特征1.2.1隐私权具有专属性隐私权为属于人身权部分,应当专属于自然人,不能转让给他人。因此,我们应当对隐私权进行有效的保护,防止隐私权被侵害,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权,这也是我国宪法上的要求。1.2.2隐私权具有秘密性隐私权之所以称为隐私,是因为其具有秘密的特性,属于隐私权人的个人隐私,不被他人了解和熟知的权利。其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隐私权内容具有秘密性,隐私权人对其具有绝

3、对的权利,希望为自己所有,并不被他人知晓的权利;第二,就是当隐私权被他人干涉和侵害的时候,有请求他人排除侵害,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的权利。1.2.3隐私权具有可放弃性隐私权是隐私权人享有的权利,为权利人所独有,他人不能对其权利的行使进行干涉和妨碍,因此,本权利专属于权利人所有,并具有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因为隐私权专属于隐私权人,因此权利人对其权利享由放弃的权利,只要此种放弃在法律的框架之内,就应该认为是合法的。2国内外研究现状2.1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对隐私权研究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起步比较晚,水平不高,不能很好的起

4、到保护公众权利的效果。90年代之后,由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文化也广泛的传播,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也逐渐收到重视,大量涌现许多关于隐私权的著作。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隐私权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并且由一般部门法的保护,逐渐转向宪法与行政法的保护。2.2国外研究现状美国是研究隐私权最早的国家,关于隐私权的保护也比较完善。20世纪90年代,美国确立了隐私权的概念。美国又于1928年的判例中第一次将隐私权作为宪法层面上的权利。随后美国的隐私权的研究又不断的发展,经过许多的争议以及经历了一系列关于隐私权的宪法判

5、例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终于在1973年的“禁止堕胎案”以后,正式明确了隐私权是宪法所保障的基本权利。德国队隐私权的研究也比较早,并且研究水平也比较高。早在1954年德国联邦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就将人格权确认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认定人格尊严、自治、隐私的权利是一项特殊又重要的权利。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受到德国民法典保护。法国在1970年增加了对了隐私权的保护,即“任何人有权使其个人生活不受侵犯”,并于在1978年通过了保护个人数据的法律。英国实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对隐私权的保护与研究,并出台了一些列的法律法

6、规来保护隐私权。3我国隐私权面临的问题和挑战3.1个人信息的侵害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个人隐私权权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隐私逐渐的开始暴漏在人们的视野中。因此,对于社会公众隐私权的保护迫在眉睫。关于侵犯隐私权的案例很多,包括英国的“窃听门”事件,暴漏了社会公众隐私权受到严重的侵犯。英国《世界新闻报》窃听众多名人、政治家、军人、甚至伦敦地铁爆炸案遇难者家属的而引起的公愤,卡梅伦2011年7月8日宣布,将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对即将关张的通俗报刊《世界新闻报》的

7、一系列窃听丑闻进行调查。央视等主流媒体对此冠称窃听门。英国“窃听门”事件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一个必然,他警惕我们隐私权在信息X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应当加强对隐私权的保护,防止隐私权被侵害。3.2公共场所侵害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历来是人们争议的焦点,我们应当如何兼顾好二者,是我们所要面临的重大问题。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方便社会的管理,一般都会在社会公共场所安装监控设备,在一些大的商场,餐饮场所,娱乐场所也会安装一些闭路电视,这样能够有效的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对于有效的打击犯罪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因为此种方法能够有效

8、的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大多数国家都采取这种措施了维护社会秩序,方便国家的管理。但是,此时便面临着这么一个问题,国家在对公共场所监控的时候可能会侵犯到了个人的隐私问题,这个需要我们的关注。3.3国家司法权力的侵害我国司法机关在行使司法权的时候可能会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尤其可能会侵犯的个人的隐私权。我国宪法中就有规定,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刑诉中也规定了,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