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习题 理(无解答)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习题 理(无解答)

ID:19660694

大小:15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4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习题 理(无解答)_第1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习题 理(无解答)_第2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习题 理(无解答)_第3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习题 理(无解答)_第4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习题 理(无解答)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习题 理(无解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桂林市桂电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理科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5.保

2、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第Ⅰ卷(7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上作答无效。)1、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民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作用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广西容县在争创“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过程中,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容县重要的经济产业,把容县打造成广西历史、宗教、文化、生态旅游大县”。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争创“历史文化

3、名城”②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④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从2014年起,“壮族三月三”成为广西人民的法定节假日,我区各族人民采取不同方式欢度这个节日。庆祝民族节日①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表明对传统习俗要全盘继承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④4、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茶与咖啡不需要相互征服,对茶的喜好不妨碍我们尝试一下咖啡,对咖啡的依恋也不妨碍我们细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6A.文化交往要相互尊重、平等交流B.要致力于促

4、进不同文化走向同一C.文化交往要以我为主、推陈出新D.要尊重和发展好本民族传统文化5、“作家最重要的是作品,不是奖项。能让他站稳脚跟的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土地的热爱,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地描写人的生活。”莫言这句话说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A.立足于社会实践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继承传统,推陈出新D.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6、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其基本特征是①求同存异②源远流长③独领风骚④博大精深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7、、每年端午节,人们通过吃粽子、赛龙舟等方式来纪念屈原,这种习俗

5、经久未变。这说明传统文化①具有相对稳定性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③是凝固不变的④是不会消失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从“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到“中国梦”,一个个时代口号激励着广大青年用热血与青春谱写壮丽诗篇。可见,优秀文化能A、增强人的精神力量B、改变人的交往方式C、转变人的思维方式D、提高人的文化素质9、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对待儒家学说的正确态度应是A.对儒家学说应自觉地进行改造或剔除B.儒家学说是传统文化的糟粕,应全部抛弃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D.儒

6、家学说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我们应全部吸收10、从2004年起,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成为广西与全国各地、世界各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民歌节期间.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节目登台亮相。这说明A.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C.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同一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11、“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A.相对的稳定性B.较强的区域性C.单一性、不变性D.鲜明的民族性12、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珠算,

7、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一直流传到今天。这主要在于中华文化的A.包容性B.民族性C.地域性D.时代性13、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伟大额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改革创新B、自强不息C、团结统一D、爱国主义14、探访文明的踪迹。唯有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而不竭,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其有力见证是A.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B.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C.中华文化推陈出新D.汉字和史书典籍15、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8、。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A、加强思想道德建设B、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16、积极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