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n《长城赞》知识课件

ian《长城赞》知识课件

ID:19661136

大小:2.59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0-04

ian《长城赞》知识课件_第1页
ian《长城赞》知识课件_第2页
ian《长城赞》知识课件_第3页
ian《长城赞》知识课件_第4页
ian《长城赞》知识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ian《长城赞》知识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里长城万里长城位居“世界八大奇迹之首”,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它是我国古代一项最伟大的工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惊人毅力,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伟大成就。长城赞罗哲文万里长城的构造城墙的构造,在明朝以前,大多是土筑或石砌的,明朝长城则大部用砖、石砌筑,在工程上有了很大的进步。现以明朝所筑的居庸关至八达岭这一段长城为例,来说明它的构造。墙身是城墙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约7.8米,山冈陡峭的地方比较低一些,平坦的地方比较高一些城墙的内部比较低,外部比较高。墙基平均6.5米宽,顶部只有5.8米。墙身内部的一面,每隔不多远就有

2、一个券门,有石梯通到墙顶上,守城士兵可以由此上下。墙身都是用整齐的条石砌成的,内部填满泥土石块,非常坚实。城墙的顶部,用三四层砖铺砌而成,面上一层是方砖,用石灰砌缝,砌得十分平整坚实,野草都很难生根滋长。陡峻的地方砌成梯道。墙面宽约4.5米,可容五马并骑,十行并进。靠内部的一面,用砖砌成高约一米的宇墙(城墙上所筑小墙)。靠外的一面则用砖砌成高近两米的垛口。每个垛口的上部有一个小口,叫做瞭望口。垛口的下部有一个小洞,叫做射洞,是用来射击敌人的。城墙墙面还有排水沟和吐水嘴等设备。城墙上每隔大约半里,有一个凸出墙外的台子。这种台子分作两种:一种叫做墙

3、台,台面与城墙顶部高低差不多,只是凸出一部分于墙外,外边砌有垛口,台上还有遮蔽风雨的简单房子。这种台子是巡逻放哨用的。另一种叫做敌楼,分上下两层,下层有许多砖砌的小房间,可容10余人住宿,上层有射击和守望用的垛口。敌楼上还有燃放烟火的设备。烽火台也称作烽堠、墩堠、狼烟台、烟墩等,是专为传递军情用的。遇有敌情,白天燃烟夜间放火。形式是一个单独的台子,大多建筑在山顶上。台上有一个高架子,上面挂着一个笼子,笼子里头装着干柴枯草。发现敌人来犯,就点燃它,发出火光,作为信号,这叫做“烽”。另外还堆积着许多准备燃烟用的柴草,叫做“燧”。白天燃燧,夜里点烽。

4、据说当时曾用狼粪来作燧,因为狼粪的烟可以直上云霄,远处容易看见,所以又称烽火台为狼烟台。登上八达岭长城的高处,可以清楚地看到长城的结构。它总是外侧高险,有的地方下临绝壁。在当时的军事条件下,来犯之敌要想循着险峻的山势攀登到长城脚下,再无依无傍地进行仰攻而破城取胜,几乎是不可能的。读一读:吏卒黎庶巍峨瀚海烽垛隘口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对仗工整,遣词典雅,寓意深刻。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只有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它通常有春联、楹联、婚联、挽联、寿联等。对联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

5、是一种高度概括和集中的文艺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历史悠久+雄伟壮丽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至元明,上下两千年。数不请将帅吏卒,黎庶百工,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坚强毅力,聪明智慧,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巍峨丰碑。从春秋开始,经历秦汉朝,以及辽金时代,到元明时代,一共两千年。数不尽的将帅差役,众多黎民百姓,费尽移山的心力,才修筑了这伟大建筑。长城是中华民族坚强毅力,聪明智慧的象征,是中华儿女辛勤汗血的凝聚,是中华不朽的丰碑。跨峻岭,穿荒原,横瀚海,经绝壁,纵横十万里。望不断长龙烽垛,雄关隘口,犹如玉带明珠,点缀成江山锦绣。起伏奔腾,

6、飞舞盘旋,太空遥见,给世界增添壮丽奇观。跨越崇山峻玲,穿越荒漠高原,横渡沙漠,路经悬崖峭壁,纵横十万里。看不尽长城上的烽台垛口,雄关隘口,好似是明珠玉带一般,点缀着祖国的锦绣山河。在大地上起伏奔腾,像一条龙似的飞舞盘旋,在遥远的太空都能看见这伟大的建筑,给世界增添壮丽的光彩。同学们下课了再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