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松阳县“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ID:19662683

大小:100.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04

松阳县“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_第1页
松阳县“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_第2页
松阳县“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_第3页
松阳县“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_第4页
松阳县“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松阳县“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松阳县“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十二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也是继续深入推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各项战略部署的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第一章 “十一五”科技发展状况分析一、“十一五”期间科技主要成就(一)完

2、善政策,切实增强了县域科技创新氛围。为贯彻落实好松阳县“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在开展全县性的科技创新资源调研活动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决定》、《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松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决定〉实施细则》以及《关于印发〈松阳县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松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决定〉实施细则》等科技创新政策文件。为保证各项政策措施的有效贯彻实施,还22制定出台了《松阳县农业科技型示范企业及特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松阳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

3、奖励办法》、《松阳县厂长(经理)重视科技创新奖励办法》、《松阳县专利示范企业认定和管理办法》等科技政策配套办法。(二)科技投入大幅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县财政科技投入从2006年的951万元提高到2009年的1622万元,年均增长23.52%;(三)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是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截止2009年底,全县共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县级科技型企业16家,2006-2009年累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78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从2005年的

4、0.65%,提高到2009年的4.9%。净增4.25个百分点。(四)科技项目数量和水平大幅提高。2006年-2009年底全县共争取国家和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62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44项,市级15项目。获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补助经费900多万元(不含事后补助),并实施本级项目80余项。尤其是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是我县科技工作最具成效,最具历史意义的项目之一,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为主要技术依托,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通过茶叶种植提质扩量、茶叶加工创新创业、茶叶市场提升改造、茶地立体开发、科

5、技服务等五大任务的实施,集成相关资源,促进创业创新,产生了助推茶产业科学发展的显著绩效,也为我县科技工作如何更好地切入县域主导产业提供借鉴。(五)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推进。2006年-2009年,在创建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22方面走在全市前列,先后经省科技厅批复成立“松阳不锈钢管产业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松阳松香产业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1家、省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县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8家,县

6、民营科研机构达到38家。(六)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新成效。2006-2009年,全县专利申请量153件,授权量88件;县级以上专利示范企业5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1家;实施了1项省级专利成果转化项目。二、“十一五”期间科技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科技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当前,我县科技工作氛围还不够浓厚,科技进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够强,科技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企业主体内在动力不足,重经济轻科技的现象仍然存在。二是科技创

7、新体系、科技服务体系、科技投入体系不够完善,科技人才匮乏,尤其是缺乏高层次的技术人才。三是全社会科技投入不足,多渠道科技投入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技风险投资、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等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还没有建立。四是总体科研开发能力不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少,多数企业技术水平低、研发能力弱,产业链仍然缺乏技术链的支撑。第二章 “十二五”科技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22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8、》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新松阳,实现‘更高要求’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强化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和支撑保证作用;坚持“发挥优势,加强创新,重点突破,跨越发展”的科技发展原则,立足基础,着眼未来,创新奋进,不断推进我县科技事业又快又好发展。二、主要目标——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到2015年,县财政科技投入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3.5%,全县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占GDP比重达1.5%以上,企业技术开发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全力提升企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