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4】高考历史 精讲巧解分类攻克17

【备战2014】高考历史 精讲巧解分类攻克17

ID:19663743

大小:1.82 M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4

【备战2014】高考历史 精讲巧解分类攻克17_第1页
【备战2014】高考历史 精讲巧解分类攻克17_第2页
【备战2014】高考历史 精讲巧解分类攻克17_第3页
【备战2014】高考历史 精讲巧解分类攻克17_第4页
【备战2014】高考历史 精讲巧解分类攻克17_第5页
资源描述:

《【备战2014】高考历史 精讲巧解分类攻克1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备战2014高考历史精讲巧解分类攻克1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0·广东六校联考)下图是1970年英国发行的D系列1英镑纸币上的图案。牛顿身后是一根开花的苹果树枝,身边的桌上是他手制的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纸币背面左半部分的主要图案,是各种椭圆形的天体运行轨道。钞票上纪念牛顿的贡献除反射式望远镜外还有(  )A.机械运动三大定律B.万有引力定律C.微积分D.发现冥王星2.(2010·苏北四市二调)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

2、与“上帝直接对话”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3.(2010·盐城一调)下列自然科学成就中,其影响远远超越其学科范围,扩展到社会思想领域,并对中国近代救亡运动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经典力学B.进化论C.相对论D.量子论4.(2010·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  

3、)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D.新型工厂制度产生5.(改编题)下图反映了1870年和1900年的世界石油产量,以下选项中,影响该时期世界石油产量最大的因素是(  )A.石油化工业的迅速发展B.列强争夺石油日趋激烈C.火车机车和汽船的发明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6.(2010·南通高三期中调研)“如果说工业化在开始时不得不满足于现有的交通工具,那么现在它就自己来发展新的交通工具,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以下对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反过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工业化开始时的

4、交通工具主要有汽船、火车等C.生产力发展对交通工具的革新提出了新的要求D.生产力发展为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创造了条件7.(2010·山东省实验中学诊断测试)对下图中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主要使用的能源是(  )A.电力B.石油C.煤D.核能8.(2010·山东省实验中学诊断测试)对上图中b处对应历史时期工业革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这一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广泛利用 ②石油的利用促进了内燃机、交通运输和化学工业的发展 ③电话、电报等新的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9.(2010·金陵中学学情分析)科技史专家认为,以前

5、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展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图所示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③④10.(2010·皖南八校联考)世博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1958年在布鲁塞尔举行了二战后第一个世博会,其主题及用意是(  )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揭示人类已经进入城市化时代B.“人类、自然、科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倡导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理念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和未来”,体现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D.“科学、文明和人性”,用

6、科学进步促进人类和谐发展11.(2010·苏、锡、常、镇四市一调)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12.(2010·莒县四中高三)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和雪莱《西风颂》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欧洲浪漫

7、主义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反映了(  )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C.对社会制度的歌颂D.对现实社会的不满13.(2010·江苏新海高级中学高三历史联考)“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这种考虑在一些作品中有所反映……”下列作品中能够反映材料中所说的“这种考虑”的是(  )A.《唐璜》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