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及科学合理用血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及科学合理用血

ID:19666848

大小:1.55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0-04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及科学合理用血_第1页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及科学合理用血_第2页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及科学合理用血_第3页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及科学合理用血_第4页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及科学合理用血_第5页
资源描述: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及科学合理用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围手术期血液保护 及科学合理用血华山医院输血科:夏荣华山医院节约用血成效明显住院量和手术量逐年上升,用血量逐年下降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血液保护概念的提出:输异体血具有潜在严重并发症,如免疫抑制,血源性传染病传播等,特别是HIV的出现。血源相对短缺。我们对临床医生提出的节约用血的概念应该更多的强调输血风险,严格把握输血指征观念的强化,树立能不输血者坚决不输,能少输血者决不多输。输血前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期望病人临床情况获得怎样的改善?是否可以减少失血来减低病人对输血的要求?在决定输血前是否还有其它的治疗方法,静脉替代和氧气。对该病人来说,通过

2、输血传播HIV、肝炎、梅毒和其他感染因子风险有多大?如果该病人是自己或家人所用,会接受输血吗?就是指在围手术期的各个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或联合使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血液质和量的保护,减少血液的丢失和对异体血的需求。围手术期综合性血液保护?血液保护策略的制定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策略,应该包括完善的术前评估、具体血液保护措施的计划和安排、相关科室的协作和衔接等环节。一、术前评估与准备:1.手术患者术前贫血的诊断和治疗2.术前合并心肺功能紊乱患者的治疗和改善3.凝血功能异常的检测和纠正围手术期综合性血液保护,特别是术中输血是用血最多的时间,因此加强围手术期综合性血液保护至关

3、重要!.二、血液保护的具体措施包括:①手术前储存式自体采血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的应用②麻醉手术中合理的血液稀释及手术野自体血的回收再利用③手术后体腔或切口引流血的处理回收等④密切联系麻醉科,联合使用控制性低血压、低温等麻醉技术⑤与外科协作,提高手术技能,术中良好的止血⑥与内科协作,血液保护及止血药物的合理使用⑦大力提倡和普及成份输血(宣传到位!)⑧严格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输血科质控!)在围手术期的各个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或联合使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血液质和量的保护,减少血液的丢失和对异体血的需求。血液保护的具体措施①手术前储存式自体采血以及促红细胞生

4、成素和铁剂的应用血液保护的具体措施之一:自身输血.②麻醉手术中:合理的血液稀释手术野自体血的回收血液保护的具体措施之一:自身输血.③手术后体腔或切口引流血的处理回收术后体腔或引流血液的回收、处理再回输对大手术后的病人也很重要,可明显减少异体血的用量,主张一般仅收集术后6小时之内的引流血液。自体-3000P型血液回收机血液保护的具体措施之一:自身输血.④密切联系麻醉科,联合使用控制性低血压、血液稀释等技术;近年的研究表明,控制性低血压与血液稀释联合应用可明显减少手术失血,对节约用血有重要意义.该技术已经被视为血液保护的新措施。血液保护的具体措施之二:临床科室协作

5、.⑤与外科协作,提高手术技能,术中良好的止血大量急性出血的三项抢救措施是:1.恢复血容量,1.止血,2.输血良好的外科止血仍是减少手术病人失血的关键。无论采取何种血液保护措施,都不应轻视手术止血的重要性,更不可忽视长时间手术的创面广泛渗血,否则往往低估实际的失血量。提高手术技巧,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并多开展“无创”或微创手术对减少手术失血有重要意义。根据手术的部位合理调整手术体位也是减少手术失血的简便有效方法但多不被重视。外科止血也包括局部止血药物的应用,目前常用的有纤维蛋白胶、凝血酶、凝胶海绵、可吸收纤维素沙布及血小板胶等。血液保护的具体措施之二:临床科室协作

6、.⑥与内科协作,血液保护及止血药物的合理使用;慢性贫血病人应针对病因治疗比输血更重要Hb及HCT的高低不是决定是否需要输血的唯一指标,SVO2<0.60,PVO2<4kPa,提示组织供氧不足输血的最好指标是临床症状,无明显症状者暂不输血,治疗病因慢性贫血不存在血容量不足的问题,有输血指征者只能输红细胞,无须输全血传统止血药物如止血芳酸、六氨基乙酸等。近年来,新的全身抗纤溶药物如立止血、抑肽酶和去氨加压素也被广泛应用。血液保护的具体措施之二:临床科室协作.⑦大力提倡和普及成分输血(宣传到位!)合理节约用血的一重要部分是成分输血,成分输血才是科学用血。临床输血首先

7、应明确输血的目的,输血主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应本着“需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院护士培训各科医干培训血液保护的具体措施之三:成分输血意义:推广成分输血,提高输血疗效,减少副作用,节约血源要求:三级医院≥95%做法:医务人员掌握成分血的特点、作用和适应症,根据患者病情按需输注计算公式=成分血/(成分血+全血)×100%克服“红悬液+血浆”代替全血的错误认识血液保护的具体措施之三:成分输血讨论成分输血的几种说法1、病人什么都需要,所以要输全血街头采血,送到病人前>24h,凝血因子↓,PT↓PT治疗量为2000ml分离的血小板,输全血能达到吗?输WBC要求1000m

8、l血分离的白细胞×5天,输全血能达到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