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斜面》的教学设计案例反思

小学科学《斜面》的教学设计案例反思

ID:19684606

大小:2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5

小学科学《斜面》的教学设计案例反思_第1页
小学科学《斜面》的教学设计案例反思_第2页
小学科学《斜面》的教学设计案例反思_第3页
小学科学《斜面》的教学设计案例反思_第4页
小学科学《斜面》的教学设计案例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斜面》的教学设计案例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科学《斜面》的教学设计案例反思白山市第六中学盛云发教材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斜坡及斜坡的使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他们看见过推车、搬粮食、运货物,而且学生也有过在“斜坡”上向上推车很省力的生活体验。生活中对于“斜坡”的感性认识,为课堂教学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结合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体验,教学中,教师所要关注的并非是“斜坡”、“斜坡能省力”这些知识点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科学探究技能的训练,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亲历“探究斜坡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的全过程。另外,学生对斜面的变形螺旋较陌生,而且学生在认识“直线斜面”到“螺旋”有

2、一个思维的跳跃,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很好的认识螺旋”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对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等。2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知识与技能:1.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知道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2.知道斜面的变形螺旋及其作用。3.了解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科学。2.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3.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con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andass

3、essmentRegulation(ProfessionalEdition)(DL/T5210.2-2009~DL/T5210.8-2009);1.9thequalitycheckoutandevaluationof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code(DL/T5161.1-2002~5161.17-2002);1.10thenormsofconstructionsupervision,the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supervisionregulations7教学重点:

4、探究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认识斜面的变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斜面。1、图片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麻烦,瞧,小明今天就遇到了一个麻烦,要搬自行车上台阶很累、很不方便,你有好的解决办法吗?2、学生交流解决方法。(预设:可以把台阶改造成斜坡,可以用木板铺成斜坡……)3、随机出示示意图,介绍斜坡的坡度。4、激发研究兴趣:大家想的这种办法到底好不好呢?二、体验活动、发现问题。1、引导活动:这是一辆小车,垂直提升小车要用多少力呢?搭建斜坡提升小车又要用多少力?想不想测量一下呢?2、学生讨论实验做法:(1)用测力

5、计垂直提起小车,读出读数。测力计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检查指针是否在“0”位,读数时眼睛要平视指针。)(2)搭建斜坡,用测力计拉起小车,读出读数。用测力计在斜坡上拉小车的时候还要注意什么呢?(测力计要与木板相平,用力要均匀等)3、学生分组体验活动:垂直提升小车与搭建斜坡提升小车4、小组汇报实验结果、课件统计数据。5、观察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6、交流发现:使用斜坡能省力、各组斜坡省力不一样。三、实验探究、发现规律。1、再次创设情境:小明也想到了搭建斜坡,但现在有三个不同坡度的斜坡,1号、2号、3号,但是他不知道选择用哪一个斜坡就能很省力的把

6、车推上去?2、讨论:如果让你来选,你会选择哪一个斜坡?为什么?3、学生提出各种猜想:con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andassessmentRegulation(ProfessionalEdition)(DL/T5210.2-2009~DL/T5210.8-2009);1.9thequalitycheckoutandevaluationof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code(DL/T5161.1-2002~5161.17-2002);1.10thenormsofcon

7、structionsupervision,the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supervisionregulations7预设一:学生提出不同猜想。(1)选择3号,3号坡度小,推起来省力;(2)选择1号,1号坡度虽然大,但距离很短。如果从省力的角度考虑,你会选择哪种?(3)选择1号,1号坡度大,推起来省力预设二:学生提出“选择3号,3号坡度小,推起来省力”一种猜想。1、引导探究,讨论做法:要知道哪种猜想是正确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2、学生课内讨论,交流实验探究的做法:(1)你能利用材料造成大小不同的坡度吗?(2)不同坡度会造了

8、,那我们在每一种坡度上实验时应该测几次?(3)实验的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呢?(老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能力。)3、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