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1)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1)

ID:19687240

大小:11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4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1)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1)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1)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1)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下载可编辑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结构】本专题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课);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课本第2、3、4课)。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下包含二大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概括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在掌握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概括和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两大趋势(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①目

2、的:早期政治制度②内容:(夏商周时期)(1)分封制③主要封国④诸侯的权利和义务概括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西周政治制度⑤影响:①含义:(2)宗法制②特点:③意义:(1)前提:秦的统一。(要求:掌握秦统一的过程和意义)①皇帝制:特点确立(2)确立②三公九卿制:三公名称及职权、特点(配合、牵制;朝议)(秦)③郡县制:由来、内容、意义。(3)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代①汉朝:三公九卿、中外朝制度中②唐朝:三省六部制;国(1)中央行政③宋朝: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的制度变化④元朝:中书省、宣政院政⑤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治⑥清朝

3、:设置军机处制演进与强化①秦朝:郡县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②汉朝:汉初,郡国并行,东汉末,州、郡、县(秦朝至清朝)(2)地方行政③唐朝:道、州、县制度变化④宋朝:路、州、县⑤元朝:行省(行省制度)、路、府、州、县⑥明清:沿用行省设置。(3)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发展趋势)①秦: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②两汉:中央:御史大夫;地方:设刺史(1)监察体制完善③唐:御史台④宋:提点刑狱司制度保障⑤元明:元朝设有御史台,明朝改为都察院①世官制:世袭制(2)选官制度变化②察举制:含义、发展、特征③科举制:含义、创立、意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4、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业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知识结构】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可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屈辱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抗争史和探索史)。本专题主要涉及:列强侵略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屈辱史)、近代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抗争史)二个方面的内容。而探索史主要在专题三中讲。(1)背景:中英力量对比(政、经、外交、军)——先进的资义战胜落后的封义是必然背景(2)根本原因:列强要开辟中国的商

5、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①时间:1840—1842年,英国发动(1)鸦片战争②结果:《南京条约》内容、危害③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俄占中国150多万Km2列①重要原因:既定国策;根本原因:日本发展资义需要;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强概况(3)中日甲午战争②结果:《马关条约》内容、危害(注意设工厂)入③影响: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半封程度大大加深;侵①时间:1900—1901年,英法德俄美日意奥(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②结果:《辛丑条约》内容、危害③影响: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秩

6、序完全确立。拓展(1)中国半殖半封社会形成的阶段(《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2)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时间:鸦片战争时期(1)三元里人民抗英经过:牛兰岗之战;两次包围四方炮台意义:第一次人民自发的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19世纪军民(2)黄海海战: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抗日英雄邓世昌:的反抗斗争背景: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定,日本强占台湾(3)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经过:邱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意义:(4)义和团运动反帝运动:1900年,口号“扶清灭洋“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军

7、事南京大屠杀进行细菌战、毒气战(731部队)日本侵华史实1941年潘家峪惨案日本在中国政治:“以华制华”,扶植傀儡政权犯下的罪行经济:经济掠夺,把沦陷区经济沦为日本的附庸经济文化: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根本原因:既定国策①九一八事变原因直接原因:日本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1931年)国内形势:中国国民政府在南方全力剿共影响:日本侵占东北,成立伪满洲国,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局部抗战A中共:发表抗日宣言、“八一宣言”、瓦窑堡会B东北军民: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②抗日救淞沪抗战:1932年,蔡廷锴、蒋光鼐亡运动C爱国官兵关内人民:1935年,北平,“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