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矿床概述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矿床概述

ID:19688737

大小:528.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0-05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矿床概述_第1页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矿床概述_第2页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矿床概述_第3页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矿床概述_第4页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矿床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矿床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矿床概述020021班36号刘少杰Introduction地质背景及区域概况矿床基本特征成矿基本地质条件成因分析及简单依据结论大地构造位置个旧锡矿地处华南地槽褶皱区右江地槽褶皱带西缘,位于华南及东南亚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交接部位附近。右江地槽褶皱带北以弥勒—师宗岩石圈断裂与华南及东南亚板块扬子陆核相接,南临菲律宾海板块,西南以哀牢山—黑水河超岩石圈断裂与藏滇地槽褶皱系相连,再往西为印度板块。一、地质背景及区域概况地层矿田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是中三叠统的个旧组碳酸盐岩石和法郎组砂页岩夹泥质灰岩、白云岩等。各旧组为主要围岩,岩性为灰岩、白云质灰岩、灰岩白云岩和白云

2、岩互层。局部夹薄层泥质灰岩。构造矿区内NE-NNE褶皱断裂是主要容矿控矿构造。SN向的个旧断裂纵贯个旧全区,将矿区分为东区和西区两部分,东区是主要锡铜多金属成矿区。五子山复背斜是矿区一级大型褶皱构造,延长达30km,宽大于15km,横跨五指山复背斜之上的近EW向断裂构造的东西两端因受近SN向断裂的控制,造成了“梯子格”式,这些“梯子格”与五子山复背斜控制着个旧东区的五大矿田,即马拉格、松树脚、高松、老厂、卡房矿田。岩体本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以岩山晚期的黑云母花岗岩侵入作用为主。西区岩提出露广泛,除大面积的黑云母花岗岩外,还有较早侵入的基性和碱性岩。东区多位隐伏岩体,只有零星分布。

3、(见图)岩浆岩及有关矿床地质图二、矿床基本特征矿体个旧原生锡多金属矿主要矿床类型分为:层间硫化物锡多金属矿床和花岗岩接触带矽卡岩型锡多金属矿及脉状矿。主要矿点有:打磨山、马拉格、松树脚、芦塘坝、老厂、双竹、金光坡等层间硫化物锡多金属矿矿体形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条带状分布于个旧组层位中。部分矿体已为氧化矿,则称为层间氧化矿。此类矿体不但与岩浆作用有关,而且隐含着许多非岩浆热液信息。矽卡岩型硫化物矿床该类矿床主要产于花岗岩与白云岩接触带上,锡石及金属硫化物形成浸染状、网脉状和致密块状矿石,而矿体形态则多呈陡倾斜的脉状、柱状,缓倾斜的透镜状、似层状或不规则囊状,此外还在花岗岩超覆下

4、盘产生“凹兜”状矿体。矿体形状受花岗岩与围岩接触面形态控制,与花岗岩作用极为密切。热液脉状矿矿区脉状矿床有石英脉黑钨矿床、电气石细脉带矿床,此类矿床其矿脉的产出直接受构造裂隙控制。矿石滇东南个旧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块状硫化物矿石多为块状构造和条带状构造。各个矿床均见有由疏化物、硅质岩、碳酸盐岩或碎屑岩组成的低角度斜层理和交锗层理等。在镜下多见由黄铁矿、磁黄铁矿与硅质岩、粘土岩构成的显微层理和由胶黄铁矿等矿物组成的胶状结构和鲕状结构发育。主矿体外围的浸染状矿化也主要白胶黄铁矿组成,这种矿石也可为品位很高的矿石。一般远离主矿体层位,多表现为稀疏浸染状矿石。有些矿床还发育有细脉状、网脉状矿石

5、,但它们一般出现在层状硫化物矿。另外还发现有化石及各种交代结构成矿期前震旦纪震旦纪—早古生代泥盆纪—三叠纪地侏罗纪—第四纪各具体成矿期内的构造背景、矿种、成矿作用和成矿时代见下图三、成矿热液及包裹体个旧锡矿矿区成矿热液活动元素组合表现为岩浆期后热液的特点,矿床元素组合类型及蚀变元素地球化学分带与花岗岩顶面的空间关系显示与受花岗岩顶面控制的温度梯度的控制。因此可得东区成矿热液活动体系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花岗岩,花岗岩既是成矿物源的供给体,又是热液活动体系的主要驱动营力—热源,热液活动体系受区域应力驱动影响较小。根据包裹体H、O同位素组成研究,成矿热液活动有地下水的混合作用。因此认为成矿

6、热液是花岗岩岩浆期后热液与地下水构成的混合体系并受侵位花岗岩热力驱动。成矿热液活动体系基本上为开放系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热液活动对区内上覆地层造成了广泛的蚀变影响,一部分热液活动元素受距热液活动中心距离的控制,其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具有垂向上向上衰减的普遍现象,成矿作用表现出良好的空间分带。成矿热液活动体系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以构造断裂(包括裂隙)导流为主。四、矿床成因、成矿模式及简单依据成因1、热水沉积成矿依据(1)矿体产状矿体产状是成矿作用最直观的反映。个旧层间热液型锡多金属矿床,其中大部分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与地层同步褶曲,最多可达8~9层,这种与地层产状一致的矿体在

7、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热水沉积成矿的特点。(2)矿石中鲕状黄铁矿、胶状黄铁矿及鲕状黄铁矿中锡石包体的存在 通过矿相显微镜观察,个旧锡矿层间块状硫化物矿石的部分样品可见到典型的鲕状黄铁矿、胶状黄铁矿。鲕状黄铁矿成因,为富硫化物的热液喷出海底之后在排气口或热泉口附近发生的一种胶体硫化物的沉淀作用,具有化学作用和沉积成因的双重特点。(3)沉积层理和条带状锡石硫化物矿石层状矿体中硫化物呈条带状、浸染状顺层分布,与硅质岩、少量粘土类硅酸盐矿物、泥岩、泥质碳酸盐岩构成纹层或条带,局部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