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8 咬文嚼字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 8 咬文嚼字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5

ID:19693025

大小:8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5

高中语文 8 咬文嚼字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高中语文 8 咬文嚼字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高中语文 8 咬文嚼字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高中语文 8 咬文嚼字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高中语文 8 咬文嚼字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8 咬文嚼字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咬文嚼字》第一课时课型:新课备课人:教学目标:1.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2.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教学难点: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疑难预设:学习中获得的启示。模式与方法:评价讨论法。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大屏幕显示作者介绍。介绍作者: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导入课题。朱光潜脚踏着中西文化,穿越20世纪,与苦难中奋斗的中国一同走过从前。他的一生是一部浅近而深奥的大书。我们对他的理解,只限于现在阅读的《咬文嚼字》,相信通过今天的阅读,同学们一定回收益匪浅。二.思考问题(读书),教师板书字词。1.第一个实

2、例,“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两句话有什么差别?你得到什么启示?2.读《史记》的原句和王若虚的改句,想想原句和改句意味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有什么心得体会?3.先想想“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再读课文的分析,你从中又得出什么感想?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板书。-6-三.解题:“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是: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买弄才学。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题目的含义则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四.解答思考题,并分析课文。(一)分析第

3、一层(1、2段):更替文字意味不同。1.用“这”和“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启示?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语气坚决。②六个“你这……”。——感情强烈。                 →启示:A.思想感情不同③“你是个好小子。”——表假定语气。④“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启示:B.结构不同,不合逻辑→启示:C.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细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2.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常常用怎样的写作方式?作用何在?对比;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有说服力。3.所句举例子的共同点是什么?给我们怎

4、样的启示?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启示:要注意资料的积累、梳理。本文的材料丰富,无论是记忆中的,还是资料中的,都得有资料。如文中的《红楼梦》、《水浒》、《屈原》、《史记》等。积累知识的方式:笔记、卡片、索引等。第二课时课题《咬文嚼字》课型:新课备课人:教学目标:1.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6-2、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教学重点: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疑难预设:理解文章内容。模式与方法:理解法,探究式。教学流程:分析第二层(3、4段):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1.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我

5、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2.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怎样的启示?①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②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③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就引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启示: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这样品味才能到位。3.由此例改文得到怎样的启示?修改作文是推敲字是否恰当地表情达意。(三)分析第三层(5段):不同的字眼不同的意境。1.用“推”或用“敲”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么?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2.世人与钱钟书就“推敲”的

6、用法是否一致?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A.世人认为“敲”字好,有动作、形象,有声音。B.钱钟书不迷信,不盲从,独抒新见。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启示: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合情合理)就行。3.与前面例比较,此事例从什么角度要求咬文嚼字?-6-从文字表达的意境。总之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意境。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六.总结:第一部分举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第三课时课题《咬文嚼字》课型:新课备课人教学目标:1.归纳文章的写作特色。2

7、、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教学重点: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疑难预设:理解文章内容。模式与方法:理解法,探究式。 -6-一.复习第一部分的写作特点:学生总结回答,教师明确答案。即举事例,讲道理。不举例子,道理是空的;例子不典型,道理也不到位;例子解说不好,道理也讲不好;例子不充分,道理也不充分。本文例多,又分析精辟,令人心悦诚服。例子是具体的,具体的例子可以给人以丰富的启发。二归纳总结:1.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文字和思想感情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