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赋译文及赏析20121216

登楼赋译文及赏析20121216

ID:1969802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4

登楼赋译文及赏析20121216_第1页
登楼赋译文及赏析20121216_第2页
登楼赋译文及赏析20121216_第3页
登楼赋译文及赏析20121216_第4页
登楼赋译文及赏析20121216_第5页
资源描述:

《登楼赋译文及赏析2012121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译文】  登上这城楼向四面观望,姑且借这闲暇来解忧消愁。看这城楼所处的环境呵,实在明亮宽敞少有匹敌。一边紧挨通向大河的清清的漳水,一边依傍弯弯的沮水中的长洲。背靠着宽广的高地,面临着低湿的沼泽地上的河流。北郊之外是陶朱公的坟地,西面连接着楚昭王的陵墓。花木果实盖满郊野,禾黍菽稷长满了田畴。虽然很美却不是我的故土,怎么值得在此稍作羁留!  遭逢动乱时势而迁徙流亡,白白度过了十二个春秋。心中眷恋着我的故土呵,谁能经受这无尽忧愁?依着栏杆向远方嘹望,对着北风敞开我的襟怀。极目遥望远方的平原,高高的荆山遮蔽了我的视野。道路曲折漫长而悠远,水流既

2、长又深实难渡。悲叹故乡被阻隔,我禁不住涕泪横流。从前仲尼受困在陈蔡,不免发出“归去罢”的感叹之声。钟仪被幽禁在晋仍然弹奏楚国的曲调,庄舄在楚居高官临终犹呻吟着越国的乡音。人心相同都会怀念自己的故土,难道能因穷困、显达而有不同之心?  想那时光竟如此迅速地消逝,等待黄河水清不知何日来临。希望国家政局能统—安定呵,让我借助大道的力量来施展才华。只担忧匏瓜白白地挂着不被使用,更担心淘干净的井水却没人来喝。我这样漫步地徘徊,白天的太阳忽然迅捷地隐藏起来。凄凉萧瑟的风声一下子刮起来了,天空凄惨暗淡得无—点神色。野兽狂吼是想招引同类,鸟儿相鸣就会张翼

3、齐飞。原野寂静得无一人行走,外出的行人却不敢停留。心情凄怆就会抒发感触,忧伤的情思更是悲痛凄伤。我沿着楼梯的台阶慢慢而下,忧郁之气充满胸臆。已过了半夜我仍不能入睡,思绪徘徊实难以入眠。【赏析1】  1.《登楼赋》是王粲所作,他投奔刘表而不见重视,深抱不遇的愁闷;同时看到战乱日炽,国家混乱,心中悲愤危惧,于是借“登楼”为题,寓情于景,写下了这首抒情名篇。  东汉末年,战乱日炽,汉献帝刚一即位,就被迫迁都长安。随后王粲也迁到长安,他看到关中政局混乱,又从长安奔赴荆州,投靠以招揽名士闻名的荆州剌史刘表。可刘表是个“多文少实”徒有虚名的人,见王粲

4、“貌寝而体弱”,没有重用。王粲心中愁闷,因借“登楼”之机抒发他忧伤战乱、去国怀乡、怀才不遇的郁闷之情。  此赋依韵分成三段。首段写此楼所处的地理环境,由此产生了斯地虽美,却非久留之地的感慨。第二段侧重抒写对故乡的眷恋之情。“遭纷浊而迁徙兮”,说明他因时局混乱而辗转流亡到了荆州。第三段着重写对时局的忧伤和怀才不遇的愁闷。时光在流逝,“俟河清其未极”,深深表现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  全文以铺叙手法,由登楼极目四望而生忧时伤事之慨,并把眷恋故乡、怀才不遇之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而各层自有重点;深挚的感情,徐徐道来,感人至深,真不愧名家手笔。盛行于两

5、汉的赋,发展到六朝成为骈赋,至唐朝则成为律赋,到宋朝又发展成为文赋。两汉的赋接近于骚体,故称古赋。王粲的《登楼赋》乃古赋之类。班固认为:“赋者,古诗之流。”《汉志》以为“不歌而诵谓之赋”。所以赋实际上是古代散文化的诗,它适合于讽诵,所以读起来圆润流畅,富有节奏感。所以赋要反复诵读,文义就清楚了。【赏析2】一.这是一篇愁肠百结的抒情赋文,诗人借登楼览胜,一口气倾泻了郁结了十二年的离乱流亡苦闷,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清平治世殷切的期盼。全文以一个“忧”字贯穿,情感贴切,深沉抑郁,是离乱人共有的悲情代表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6、    全赋共分三段。第一段交代了登楼的原因,描写了登楼所见的景色,以及登楼观景引起的思乡之情。“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为了排愁解忧诗人登上麦城城楼眺望,因而触景生情引发了不尽的思乡之情。诗人在孤独苦闷中登上城楼向四面八方瞭望,沿着城楼流淌的清澄的漳水与诗人清高的品德一触即发产生了共鸣,围绕着城楼弯弯曲曲的沮水诱发了诗人对曲折坎坷的人生的浮想。诗人作为天地的尤物,杰出的贤才,白白的辜负了这大好时光,心痛不已。恍惚中诗人放眼远望,那阔野北边的陶乡郊外长眠着天资聪敏、文韬武略,满腹经纶,无所不精的治国齐

7、家的楷模陶朱公范蠡。诗人沉思他当初的经历不也和自己一样,纵有圣人之资,在政治紊乱的楚国,却不为世人所识。诗人在这里缅怀明主贤臣,仰慕他们治乱的功德,同时也蕴含着自己经世济民的远大政治抱负,希望能像他们一样立功建德。望着眼前的自然美景,诗人浮想联翩,情不自禁的发出了“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的感叹。这是诗人对于自己流落他乡寄人篱下,没有用武之地,虚度人生无助的呐喊。    第二段写了诗人在城楼上遥望故乡,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怀乡思归之情。诗人尽管呐喊着“一会也不想在此地停留!”但是因为“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 他思乡的痛苦不

8、是一朝一夕,而是一纪,虽然日夜盼归却是年复一年的客居。这昼思夜想,等不及又盼不来的思乡之情,怎么能够使人承受得起呢?这沉重的精神负担压迫的诗人再也站不稳立不住了,诗人不得不托住栏杆,继续敞开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