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管线的顶管施工

过河管线的顶管施工

ID:19698716

大小:2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5

过河管线的顶管施工_第1页
过河管线的顶管施工_第2页
过河管线的顶管施工_第3页
过河管线的顶管施工_第4页
过河管线的顶管施工_第5页
资源描述:

《过河管线的顶管施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尚庄河机械顶管施工技术中铁十八局集团三公司新密项目部刘建国1 工程概况——新密电厂二期中水管线穿尚庄河机械顶管。管径φ1220mm,管道埋深9.2m,坡度0.1%,由东北工作井向西南接收井顶进施工,穿越尚庄河整个河道,顶进距离为120m。该河道,施工正值夏季,要求尚庄河汛期保障河道防汛、排水功能,不能打坝截流,不能在河道上设置加装任何设施。2 施工技术难点——该地区地质情况复杂,土质条件差。管道处于软塑-流塑的中压缩性亚粘土土层和粉性土,土层厚度及砂性较大,遇水成流砂,土的摩阻力大,顶管掘进中容易卡管、抱管。要求在地下水位高,流量大的条件下,不降低水位施工。顶进过程中管道

2、偏差控制要求高。过河危险性大,顶进时不能破坏河床的土层,否则会造成河底透水,地下水、河水会窜入管道危及人身安全。过河施工条件差,河床底与管顶之间覆土层较浅,采用机械式平衡压力顶管,土压力不足、容易造成掘进机机头上浮,控制不好造成顶管顶进失败。3 施工方案的确定与实施3.1 施工工艺选择(1)采用传统人工掘进式顶管进行施工,首先要在地面上打孔做井,降低水位。降水会造成地面下沉,但若不降水,由于砂性土含水量高,人工挖土工作面很容易塌方。管口前方土塌方时,挖掘面的土形成斜坡,随着塌方规模加剧,造成路面严重损坏。工程确定采用日产MEP型机械式泥水平衡式顶管掘进机施工。泥水平衡式顶

3、管机具有以泥水压力平衡地下水、以机械方式平衡土压力的双重平衡功能,无论在顶进或停止时,切土口都可以关闭,即使遇到流沙。也能有效地防止挖掘面塌方。顶管不必降低地下水,能确保地面不沉降。7(2)采用公式F=IOKμπDL+F0确定顶力,经计算顶力为5771kN。在顶进中由于土质变化、地面振动、纠偏校正时的阻力增加等因素使实际中的顶力与计算结果产生偏差。(3)管道处于沙性土中,必须采用注浆减摩降低顶力。为保证顶管顺利进行,本工程设计安装中继间一套。在顶进推力达到设计顶力的60%就需投入,把一次顶进长度分成两个推进区间。中继间采用外套筒式,内设6台360kN千斤顶,行程120mm

4、总推力4300kN。管子贯通后将中继间千斤顶拆卸下来,只留有外套筒管子直接合拢。(4)管材:设计管材选用T型接口混凝土管,强度C40规格φ1600×2500mm,接口采用T型钢套环,管接口选用橡胶圈进行接口密封,橡胶圈与外套环、管材、凹槽处被压缩,能切实保证接口严密防水。3.2 工作坑施工——根据工程需要及现场地质条件,确定采用工字钢打桩,尺寸为宽4m×长8m。由于工作坑较深,地下水的水量及流动难以控制,因此在钢桩外侧打水泥搅拌桩做防水帷幕,搅拌桩长12m、桩径600mm、桩与桩之间咬合200mm能够严密防水,保证制作坑的顺利。坑内两侧打间隔桩卡板。顶管坑后背打密排工字钢

5、桩,钢桩工作坑设置3部支撑框架。在顶进方向的桩旁设置止水墙,墙内预留龙门口。坑内用C20砼打底,厚30cm。坑内后角设一座集水井,便于及时排水。在河对岸离河岸边5m处,设置副坑;尺寸4m×4m。坑深9.5m。为防止河水,流砂及淤泥的渗入,在副坑周围作水泥搅拌桩进行防护。3.3 掘进机系统技术管理——泥水平衡式顶管采用机械挖土,水输送弃土,以泥水压力来平衡地下水,在采土排泥时设定控制土压力,以保持工作面稳定。作业流程是:泥水池-给水泵-基坑旁通-压力调节装置-给水管-掘进泥仓室-泥水挖掘面-排泥管-基坑旁通-排泥泵-泥水处理装置-泥水沉淀池。为使泥水平衡掘进机系统可靠、稳定

6、、便于管理,施工前又在主要六个分系统中设有仪器仪表装置计量显示,随时掌握机器动态。7(1)掘进机头改进:原引进机头切削刀盘直径小于机壳直径6cm,使得管线摩阻力增大,该切削刀盘不适于防水帷幕在硬土层作业,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改造了切削刀盘,在刀盘外沿焊接两把加长槽刀(超挖刀)用来扩孔,使切削泥土的外径与管材外径相等。减少管外径的阻力,为长距离顶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主顶系统:设置两套压力32MPa后方液压站,流量25L/min的液压泵作为液压动力,其中一套为中继间单独设立。主顶千斤顶采用4台2250kN/32MPa,行程1200mm,主顶千斤上配有顶进速度显示仪进行监控

7、。(3)泥水系统:给水排泥采用DN100mm钢管,每根长3m,钢管接口采用快速接头连接。给水排泥选用DN100AH型重型渣浆泵,配有基坑旁通,在排泥管道上装有LD—F型电磁流量变送器,检测排泥管中水流速度和流量。(4)注浆系统:使用螺杆泵注浆,并加大了储浆罐,使浆液充分反应。另外注浆泵经改装、增加压力可调节装置,便于注浆压力的控制。(5)设计电气总控制系统:将载波电话、给水排泥控制系统、注浆润滑系统、液压站控制系统、顶速仪和机内刀盘转矩监视仪等,都集中在总控制盘上,用来监控各系统操作。(6)沉淀装置:现场设计一座长12m、宽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