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调研报告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

ID:19701904

大小:21.1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5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_第1页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_第2页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_第3页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_第4页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发展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小康生活的日益普及,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目前主要政策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新农村建设在全国正处于蒸蒸日上的势头。因此,利用暑假时间,我回到我的老家xx市xx县xx村进行实践调研,主要包括我村的基本情况、调查的方式、我村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变化、调查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为依据形成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村坐落在xx县城西南,距县城2公里。全村共有x个村民小组,xxx余户人家,xxxx人,人均耕地xx亩。村民主要从事水稻、小麦、蔬菜种植及销售,其占耕地面积的5∕8。    二、调研方式:  

2、1、深入村民家庭,到田间地头,个别访谈;  2、到村委会进行询问。    三、我村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变化:  通过访谈了解,广大村民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村上的巨大变化,尤其是xx大以来中央实行的各项惠农政策,即减免农业税、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等等,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村民普遍反应党的政策好,得民心。许多村民反应,近年来,村上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大家心情好,农村人心整体稳定。具体如下:  (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一是彩电普及,我到访的10多户农民家庭已经全部用上了彩电,有少部分接通了有线,大部分都是卫星接收。从调查情况看,电视是农民了解国

3、家政策的最主要途径。  二是摩托车和汽车普及。由于在外就业的年轻人比较多,因此村的摩托车和汽车比较普及,基本上每3户就有1户人拥有一部摩托车,每20户就有一辆汽车。  三是电话普及快,用手机的多。在调查的农户中,90%的安装了电话,98%的农户均使用上了手机。  四是电脑下乡。通过本人沟通联系,年初镇西小组与县信心产业局合作建立的村级信息服务站已经正式对村民开放,“互联网”这一新的名词在村民间逐渐传播开来。通过上网村民们可以了解时下最新的惠农政策,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并通过浏览村区信息网学习新的种植、养殖技术等等。  (二)农民的思想观念有了较大转变  社会主义新农村工

4、作的主体是村民,只有村民的意识加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才能真正展开。通过这些天的走访,利用问卷调查,我接触的农民中绝大多数人都参加过村委组织的“四民工作法”学习班,并在村务大会上投过票。村民原先的各家各户“自扫门前雪”的思想有所转变,都一致认为只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提高,才能惠及到户,也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日子会越过越好。  (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到xx村的村村通硬底化工程已逐步完工,全村公路10余公里,实现了村道路畅通。村辖下的第三小组兴建起了文化广场、篮球场、统一规划

5、的公寓等等,镇西村整体面貌和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变,逐步迈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四)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多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形成了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体系。XX年实施的税费改革,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XX年实行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机具补贴政策,增加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XX年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让更多的孩子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XX年取消工商“两费”,有助于农村集贸市场和个体户快速发展;积极推进农村新型

6、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四、调研发现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问题  1、安于现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我村比较富裕,大多数家庭盖有两层小楼,虽赶不上邻村(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距我村1公里)、但明显收入高于临近的其他村。村民普遍感觉良好,安于现状,  2、没有近忧,常有进账,够吃够用  我村以种植销售水稻、小麦、蔬菜为主,因产销一体,几乎每天都有现金收入,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用度,平时家庭生活没有忧虑。  3、家庭作业,小富即安,目光短浅  我村全部为一家一户的家庭作业,村民思想保守,小富即安意识较强,大多

7、数村民仅仅只把目光盯在自己家中田上,与外界交往较少。也不太关心田地以外的事情  4、部分村民沉迷于玩纸牌、麻将等娱乐活动,甚至赌博!  (二)、产业瓶颈问题  1、土地产出已达极限  种植粮食作物,辛勤劳作一年,年收入为3000-4000元:种植蔬菜,年收入为1600-2400元(均为毛收入)。土地的增收能力已经极小近于无。  2、盲目销路不畅  我村的主打产业为粮食作物,种植什么品种完全是跟风式的耕种,依据上年度或者是上一时期的销售情况,往往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从而导致价格下跌,“谷”贱伤农。  3、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长期以来,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