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课件

第七章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课件

ID:19706166

大小:194.50 KB

页数:65页

时间:2018-10-05

第七章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课件_第1页
第七章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课件_第2页
第七章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课件_第3页
第七章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课件_第4页
第七章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七章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定义成因分类诊断标准或临床表现人格障碍(personalitydisorder)一、人格与人格障碍的定义(一)人格(personality)指个体总的精神面貌,是人体心理特征的总和。决定一个人特有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不同的人格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患病倾向。例如:冠心病与A型性格;强迫症与强迫型人格;癔症与表演型性格。(二)人格障碍又称病态人格。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行为模式社会适应不良。原发性病态人格继发性病态人格(在严重的或持久的应激或脑部

2、疾病或损伤之后发生)精神病学:人格障碍定义:“人格特征的显著偏离正常,这种人格特征的偏离使得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且对环境适应不良,甚至达到害人害己的程度。”音乐治疗的特点①自然性自然疗法是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之一,它包括草药疗法、按摩疗法、水疗法、磁疗法、蜂疗法、音乐疗法、全息诊疗法、经络诊疗法、行为疗法、精神疗法、饮食疗法、气味疗法、艺术疗法等,是一门横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的应用学科。②针对性音乐治疗主要是针对心理疾病和由心理因素而导致的疾病。尽管音乐治疗对非心理性疾病也有一些疗效

3、,甚至对某些疾病有特殊的疗效。但从总体来说,音乐治疗对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疗效更为明显。③整体性音乐治疗与我国传统的中医十分相似。它是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一些要素相作用,调动人体生命的潜能、整合各系统的关系,以达到治病的目的。④综合性音乐既可以单独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也可以与其他的心理治疗方法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综合的治疗方法。如以音乐为背景的语言诱导就是其中的一种。⑤特异性音乐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尽管人类的文化有其共性,但文化的个性也是十分明显的。由于每个人所处的

4、文化环境不同,所受的家庭教育各异,因而产生了对音乐的不同喜爱和理解。在音乐治疗中,寻找来访者最喜爱的、感受最深的音乐是治疗的难点,同时也是治疗能取得效果的关键所在。音乐治疗的优点与缺点优点音乐治疗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情景性”和“感染性”,即对人情绪的渲染作用。缺点然而,这同时也是音乐作为心理治疗手段的缺点。音乐治疗对人的作用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且音乐不像语言那样能够完全被人理解。因此,它具有难理解性和缺乏针对性的弱点。同一曲音乐作用不同的人能引起完全不同的反应。音乐疗法“不是通过人的理性而发挥作

5、用的。音乐崇尚的是一种感性情绪作用,而不是智力、推理和判断活动。然而,许多心理治疗就是要通过理性的语言来改变患者错误思维和认识,单纯音乐治疗就无法实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疗队中心的奥里斯博士说,“音乐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辅助手段’”。此外,“被治疗者起码应该对音乐有一定的感受能力,至少喜欢听音乐”。因此,“音乐治疗的效果取决于患者对音乐的感悟能力,病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进行用音乐治疗的。”在单纯音乐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听不懂音乐,治疗的效果就差或没有效果。二、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C

6、CMD一3)【症状标准】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发作期)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期的,并至少有下列1项:(1)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对自我及他人的态度和形象的方式)的异常偏离;(2)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的情感唤起和反应)的异常偏离;(3)控制冲动及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4)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严重标准】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使病人或其他人(如家属)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

7、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2年。【排除标准】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三、 人格障碍的成因人格障碍的成因包括:生物、心理、社会三类因素。1.生物学因素研究发现:人格障碍的亲族中患人格障碍的比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许多罪犯的亲族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比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人格障碍脑电图异常者比率高于正常人群。从而提示生物学因素对人格障碍有一定的影响。2.心理因素早期环境和家庭教育是重要心理影响因素。错误学习的结果。人格发展与父母教养态度相关。早期母爱被剥夺,可形成缺乏感情的性

8、格,反社会行为多。3.社会因素家庭破裂、家庭经济贫穷、失业、受歧视、居住拥挤、教育机会不足等;社会不良风气、不合理现象、拜金主义等都会影响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产生对抗、愤怒、压抑、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而发展至人格障碍。四、人格障碍的分类CCMD-31.偏执型人格障碍2.分裂样人格障碍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4.冲动型人格障碍5.癔症型人格障碍6.强迫型人格障碍7.焦虑(回避)型人格障碍8.依赖型人格障碍9.其他或待分类的人格障碍1、偏执型人格障碍始于成年早期,男性多于女性。容易发展成为偏执性精神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