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精神丰碑:新时期报告文学论(节选)

跨世纪精神丰碑:新时期报告文学论(节选)

ID:19706746

大小:91.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0-05

跨世纪精神丰碑:新时期报告文学论(节选)_第1页
跨世纪精神丰碑:新时期报告文学论(节选)_第2页
跨世纪精神丰碑:新时期报告文学论(节选)_第3页
跨世纪精神丰碑:新时期报告文学论(节选)_第4页
跨世纪精神丰碑:新时期报告文学论(节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跨世纪精神丰碑:新时期报告文学论(节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跨世纪精神丰碑:新时期报告文学论(节选)引言  报告文学与“亚报告文学”已成为20世纪全球主流文学倾向。这是我们梳理包括中国 新时期文学在内的世界文学线团时不能不正视的事实。作为报告文学的泱泱大国,伴随 着社会综合动力结构的深刻嬗变,我国新时期报告文学紧紧扣住时代脉搏,大胆突破既 定条框,毫不迟疑地报道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以其不断丰 展的话语空间和日益激越的文本活力与小说、影视等艺术形态并驾齐驱,而且一度遥遥 领先。诚如邓小平同志所言:“能够振奋人民和青年的革命精神,推动他们勇敢献

2、身于 祖国各个领域的建设与斗争,具有强大鼓舞力量的作品,除了报告文学方面比较多以外 ,其他方面也有,可是不能说多。”[1]因此,称“报告文学是新时期的文学”并非过 誉。  在基本完成政治文化向经济文化的转型并逐步开始知识文化建构的世纪当口,新时期 亦即转型期20年丰厚的报告文学实践以及足够的审读时距,为我们全面而冷静的切入性 检视提供了难得的对象和契机。承此,认真总结此期报告文学的核心主题意向与多维审 美形态,进而考辨其面向未来的跨世纪文化品格,自然成为史思和文学的双重呼唤而倍 显重要和紧迫。  报告文学

3、“世纪末的辉煌”,显然是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在文学上的敏感反应。正如 人们认识到的,“月亮的皎洁辉煌,是由于太阳的发光;报告文学开启千万人的心扉, 是由于作家敲响了时代的鼓点。只有当它像一滴水似地反映了大千世界的风云变幻,只 有当它像回声似地激荡着人民的心潮,只有当它像闪电似地使山川道路突然明亮……报 告文学,才不致囿于一人一事,流于浮泛表面,而是把握住时代精神,回答时代提出的 重大问题,显示它推动社会前进的雄浑的力量。”[2]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新时期报告 文学高高树起了跨世纪精神丰碑。      别是一番

4、滋味在心头:改变性救赎主题  人类的苦难以及作家对于苦难的忧患,促使“报告主体”发现并返回作为精神存在物 的自我与类自我,进而思及种族与泛种族的生存境况与价值。因此,救赎意识本质上是 苦难意识、忧患意识以及建立其上的参与和变革意识的趋进行为。新时期报告文学正是 在与自然、灵魂、文化等的同步与超前对话中达成了多向救赎性超越。  一、天人矛盾的理性调解——自然的救赎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初始依据。认识自然,把握自然,利用自然,是人类始终不渝 的追求。但直到今天,人们似乎才清醒地意识到,改造与驾驭自然的最高境

5、界,便是最 大限度地争取与之互利互惠,和谐共处。  问题在于,随着都市化、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现代需求日趋膨胀,更多的人变得 急功近利,因而导致人类对自然属性的严重误读,自觉不自觉地扭曲了生存环境,甚至 开始了不计后果的野蛮攫夺,加剧了天人矛盾。结果,人口、环境、资源等以异己方式 成为人类跨世纪途程中的严重负荷。意大利人类学家贝恰曾尖锐指出:“人在这个世界 上主张一切都是属于他们的,把自己捧上了特权的地位。但是,只要他们不停止作为这 个星球上的贪婪、愚蠢的暴君的胡作非为,他们的地位就会日益动摇,也许会以

6、短命告 终。”[3]他的忠告并非危言耸听。  新时期报告文学的人类意识和自省精神使之有可能敏锐地捕捉来自自然界的种种显在 或隐性提示,并迅捷而直率地发出预警和规谏。这种醒世与劝谕功能,使报告文学再次 走在新时期文学的前列。沙青等首先感受到大自然的沉重呼吸,在《北京失去平衡》中 ,就北京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严酷现实作了冷峻思考。岳非丘的《只有一条长江》对长江 流域日趋严重的污染问题提出严正警告。郭传火《汪洋中的安徽》对水灾的忧戚,雷收 麦《红色的警告》和杨民青等《大兴安岭大火灾》对火灾的追问,以及《西部在移民》

7、 之类的作品,无不表现出对于人类生存依据及现实境况的守护意识和忧愤心态。鉴于阳 光和月光下的砍伐之声遍布中国的每一个角落的可怕事实,《伐木者,醒来!》的 悲怆万分。这种关于人口、环境及资源问题的凝重审视,显然是地球意识及终极关怀普 遍增强和深化的结果。西北沙暴、华北泥雨、沿海赤潮等异常态势,已经表明新时期报 告文学关于天人矛盾的调解努力绝非多余。  在新时期自然救赎型报告文学作品中,还体现了开发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未来眼光 与拓新精神。这类作品,胸怀全球,极目未来,超越性企图更为明显。《沙海壮举》、 《塔

8、克拉玛干:生命的辉煌》等作品,显示了人类进军沙漠的信心和能力。《挺进公海 》、《冰海沉船》等则宣告了科学认识海洋与合理开发南极时代的到来。如《冰海沉船 》,真实而艺术地报告了人类征服南极途中的悲壮与豪迈,具有浓烈的生命意味。蒋家 伦以非凡的意志、顽强的毅力于冰海脱险,用中英文写出《南极微型浮游生物的研究》 、《南极爱丽丝海峡、鲍顿湖浮游植物的研究》、《南极近岸附着硅藻季节变化及生态 》等论文,从而谱写了一曲人类接近自然、开发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