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八下《马说》教学设计5篇

苏教八下《马说》教学设计5篇

ID:19709307

大小:40.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05

苏教八下《马说》教学设计5篇_第1页
苏教八下《马说》教学设计5篇_第2页
苏教八下《马说》教学设计5篇_第3页
苏教八下《马说》教学设计5篇_第4页
苏教八下《马说》教学设计5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八下《马说》教学设计5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马说》教学设计16《马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爱现今社会、努力学习、争取成才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教学过程:一、           导入略二、           学生表演课本剧三、           指名朗读、背诵课文。四、           请学生思考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后回答。1.教师出示讨论题,学生分组讨论。(1)   

2、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的”(2)   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怎样?(3)   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4)   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5)   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6)   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要求:用原句回答)讨论明确: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④

3、,且欲与常马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⑤,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          ⑥,其真不知马也。2、 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学生不难理解:“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和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3  全文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怀才不遇,愤懑不平)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

4、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4  揭示“托物寓意”的写法。5  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铿锵悦耳,声情并茂五、拓展延伸讨论:1、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2、讨论:“千里马的命运”在现实社会中是否存在呢?如果自认为是千里马,又没有伯乐,自己该怎么办?请结合实际谈一谈。六、师生小结: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附板书设计: 

5、 伯乐←---------→千里马←------→食马者23 马     说           韩愈    备课者:郑时仁一、目的要求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4、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二、重点、难点:(一)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二)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三、教材分析:《马说》,它是

6、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通篇写马,实则写人。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文章对自己不着一字,愤懑不平之情和穷困潦倒之感却充溢其中。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引发学生的思考:当代千里马是否也要依赖于伯乐?四、教学时数:2课时教具准备:U盘第一课时一、导入    讲故事: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

7、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千里马往往难以遇到伯乐,自己的才华也很难发挥出来,今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一篇唐代韩愈写的古代杂文《马说》,看看作者对于千里马的现实命运又有怎样的评说。二、作者及文体简介1、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思

8、想家。因其祖籍在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时,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著有《昌黎先生集》。2、写作背景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