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科课程考试效益最大化初探

高校文科课程考试效益最大化初探

ID:19714208

大小: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05

高校文科课程考试效益最大化初探_第1页
高校文科课程考试效益最大化初探_第2页
高校文科课程考试效益最大化初探_第3页
高校文科课程考试效益最大化初探_第4页
高校文科课程考试效益最大化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文科课程考试效益最大化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文科课程考试效益最大化初探行文科考试的结果是学生一般只知道自己的分数而不能深入知晓为什么。考后有针对性地对试卷讲评,与学生交流,与应试者思维接轨,引导观点碰撞,引发创新火花,深化考题内容,拓展思考深度,充实完善考试工作环节,充分发挥考试反馈作用,力求使考试考核结果效益达到最大化。此做法在一些班级和小组进行初步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若大面积推广形成制度化还需要继续探索完善,需要进一步厘清考试功能,强化反馈作用,需要教学计划、考试管理、激励约束机制等诸多方面措施配套跟进。  关键词:高校文科课程;考试改革;强化反馈

2、;配套措施  :G64:A:1673-1573(2012)01-0087-03  考试是学校教育评价的主要工具和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科学、合理、鼓励创新的考试,对于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受教育者创新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对各类考试考核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也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一、考试改革提出新要求:强化考后反馈系列工作  文科课程考试改革的最终表现特点是广开思路,考题多元化,答案不唯一,即没有“标准答案”,最终目的是

3、鼓励创新。随之出现的突出问题是试卷经教师阅卷判分写出评语后即上交存档,束之高阁。学生看不到教师的评价,只知道自己所得分数,但又不知晓为什么得这么多分。尤其是不清楚学校大力倡导、自己煞费苦心提出的创新见解观点成立不成立,外界认可不认可。这种做法的不良后果是,应试者没有进一步修正、提升自己见解观点的机会,中断了学生激发出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的过程,影响了他们继续不断探索发现、发明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考试改革的最终目标仍未圆满实现。  2009年10月,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试的改革,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4、其做法是,考试后考生除成绩分数单外,还可收到一份个人成绩分析报告。内容包括本门课程学习上的优势、不足及建议等。分析报告中指出考生试卷各部分的得分情况、掌握水平,以及与具体知识点存在的差距等。还针对考生的知识结构状况提出下一步改进建议,对未达标者给出了比较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补救性措施建议。这项有效指导考生后续学习的改革,受到了广大考生的欢迎。  循着这一思路,近两年我们开始在一些班级小范围进行初步尝试:考后有针对性地对试卷讲评,与学生交流,与应试者思维接轨,引导观点碰撞,引发创新火花,深化考题内容,拓展思考深度,充实

5、完善考试工作环节,充分发挥考试反馈作用,力求使考试考核结果效益达到最大化。例如在新闻教学中,媒介经营与管理课期末考试进行论文考核,考题内容突出开放性,强调个人观点创新,考后有针对性的讲评并选择其中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初步的实践证明,这样做对于鼓励学生创新,开阔思路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当然,大面积推广形成制度化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需要教学计划、考试管理、激励约束机制等诸多方面措施配套跟进。  二、厘清考试功能,强化反馈作用  关于考试功能理论,教育界已有较明确的定论。但随着考试改革实践的深入,有些方面有必要进一步加以厘清

6、或强化。  (一)重视考试的学生自身学习效果评价功能  考试首先具有“评价”功能,一方面是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程度进行阶段性评价,另一方面是对教师相应的教学状况进行评价,同时找出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但是从现实的执行结果看,这种评价多是从教师的角度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测定;从学校的角度检查教师的教学状况,而缺少学生对自身掌握知识的角度进行完整评价。在上述评价中,实际上学生未占居主体地位。考试应该是师生对课程教学的一种互动。在考试工作环节的全过程中,尤其最后阶段,学生是被动的,他们考后不知晓自己试卷的最终情况,看不到教

7、师的评价意见,更没有机会接触到其他方面的评价信息,考试使学生评价检验自身学习效果的功能大大衰减。这是当前深化考试改革应该审视的重要问题。  (二)突出高等学校课程考试创新功能  不同种类、不同形式的考试,其目的与作用具体来说是不完全一样的。与高考选拔、岗位资格和水平考试不同,高等学校所进行的各种课程考试应该属于学业考试。随着科技行文科考试的结果是学生一般只知道自己的分数而不能深入知晓为什么。考后有针对性地对试卷讲评,与学生交流,与应试者思维接轨,引导观点碰撞,引发创新火花,深化考题内容,拓展思考深度,充实完善考试工作

8、环节,充分发挥考试反馈作用,力求使考试考核结果效益达到最大化。此做法在一些班级和小组进行初步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若大面积推广形成制度化还需要继续探索完善,需要进一步厘清考试功能,强化反馈作用,需要教学计划、考试管理、激励约束机制等诸多方面措施配套跟进。  关键词:高校文科课程;考试改革;强化反馈;配套措施  :G64:A:1673-157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