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讲解课件

凝血功能讲解课件

ID:19718927

大小:8.04 MB

页数:76页

时间:2018-10-04

凝血功能讲解课件_第1页
凝血功能讲解课件_第2页
凝血功能讲解课件_第3页
凝血功能讲解课件_第4页
凝血功能讲解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凝血功能讲解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AT、FDP、D-D检测的应用邳州市东大医院检验科郁亚运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是一个较小的蛋白质分子,可灭活凝血系统几种酶类。抗凝血酶是一种由肝产生的糖蛋白,由432个氨基酸组成。它包含三个二硫键和四种可能的糖基化位点。α-凝血酶是在血浆中发现的主要形式的抗凝血酶,它的四个糖基化位点各由一个低聚糖所占据。而居次要形式的β-凝血酶则保有一个未被占据的糖基化位点·主要有:抗凝血酶三,肝素,蛋白质C,蛋白质S即组织因子·AT-三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球蛋白,通过与因子二,四,五,六,七,十二,PK等形成1:1的共价复合物而灭活这些因子它是体内最强的一种物质。

2、肝素是由肥大细胞合成的一种酸性蛋白聚糖,正常情况下血液中含量甚微,所以生理条件下抗凝作用较小。蛋白质C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依赖维生素K的糖蛋白,可螯合钙离子,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血浆中蛋白质S是蛋白质C的辅助因子,可使激活的蛋白质C作用大大加强。增高:可导致出血,可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急性肝炎、肾移植、使用抗凝药物等减低:可导致血栓形成,可见于先天性AT-Ⅲ缺乏和功能异常,如肺梗塞、深部静脉血栓等血栓性疾病;后天性减低,如DIC、慢性肝病、心肌梗塞等。血液凝固过程中形成的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叫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参与纤溶

3、过程的一系列化学物质组成的系统称为纤溶系统。纤溶是体内重要的抗凝血过程。它和血凝过程一样,也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对体内血液经常保持液体状态与管道畅通起着重要的作用。纤溶系统包括:纤维蛋白溶解酶(简称纤溶酶)、纤溶酶的激活物与抑制物3个组成部分。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的基本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纤溶酶原的激活与纤维蛋白的降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压。我国发病率为9.4%,国外报道7%~12%。本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