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实际应用中物理方法

联系实际应用中物理方法

ID:19720471

大小:28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5

联系实际应用中物理方法_第1页
联系实际应用中物理方法_第2页
联系实际应用中物理方法_第3页
联系实际应用中物理方法_第4页
联系实际应用中物理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联系实际应用中物理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联系实际应用中的物理方法物理学中蕴藏着诸多的研究方法、技巧。惟有掌握了研究问题的方法,才能深刻理解物理学的奥秘,下面我结合具体的事例跟同学们一块来赏析。一:放大法1、坚硬的物体也会发生形变吗?用手拉橡皮筋和压弹簧,橡皮筋和弹簧都会发生形变,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用手压铁块,用手握住玻璃杯,这些坚硬的物体也会发生形变吗?取玻璃做的椭圆截面的药水瓶(或大号墨水瓶)、细的塑料管(吸蜂皇浆的细管或圆珠笔芯管)、有色水备用。在瓶塞上钻一小孔,将细塑料管紧紧地插人瓶塞的孔中,再把瓶塞塞紧在装满有色水的瓶口上。实验时用手从瓶

2、的前后两侧挤压玻璃瓶,你可以看到细管内的水面上升。松开手,水面又降回原处,如果你用手从瓶的左右两侧向内按压,细管内的水面就会下降。(这可是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你亲手做一下这个实验,对“任何物体都能够发生形变”这个结论,就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评估:可能有同学要怀疑是否液体的热胀冷缩在起作用?为消除热胀冷缩的干扰,我们可在厚壁椭圆形的玻璃瓶内装入温度较体温略高的温水即可。对微小的形变,除了以上介绍的方法外,还可用光“放大”的方法去观察它的存在。让一束光依次被两平面镜反射,最后射到刻度尺L上形

3、成一个光点,若在两镜间的桌面施加力F下压,MN将向中间倾斜,由于法线均向下倾斜,光点会在刻度尺下移。FMLN图2图1应用:科学研究表明:金属杆受到拉力会伸长,在一定范围内,金属杆的伸长与它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现有一金属杆L,长为4m,横截面积为0.8cm2,实际使用时要求金属杆受到拉力后的伸长不超过O.4cm。由于直接对这一金属杆测试有困难,故选用同种材料制成的样品进行测试,测试时样品所受的拉力始终为1000N。通过测试取得数据如下: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在对样品进行测试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4、这样设计有何优点?(2)分析样品测试数据可知,金属杆伸长的长度还跟什么因素有关?(3)金属杆L,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多大?长度l(m)横截面积S(cm2)伸长⊿l(cm)10.050.1620.050.3210.100.0840.100.3240.200.16二:虚设法1、虚设模型虚设物理模型能帮助我们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把新异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从而完成问题的求解。例2.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蜡烛长l1,它底部粘有一质量为m的小铁块.现将它直立于水中,它的上端距水面h.如果将蜡烛点燃,假定蜡烛燃

5、烧时油不流下来,且每分钟烧去蜡烛的长为Δl,则从点燃蜡烛时开始计时,经   时间蜡烛熄灭(设蜡烛的密度为ρ,水的密度为ρ1,铁的密度为ρ2).hl0hl0图3图4图6图5我们不妨进行虚设分析:当蜡烛熄灭时剩余蜡烛在水中悬浮。设想将燃烧掉的蜡烛补上,得到图4。我们进步设想在图3的基础上大胆沿图5虚线划一刻线(即图4位置)。我们可得到燃烧掉的蜡烛实际在水中是自由漂浮。∵∴∴=虚设物理模型在处理力学、热学和电磁学等问题中也经常用到。2.虚设物理条件有些物理问题在求解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条件,而问题的结果又与这些“似乎

6、必要”的条件无关。例如在“计算将质量为m的物体以其底边的棱为轴翻转S的距离至少做多少功”的问题中,立方体的边长就是这样“似乎必要”的条件。因些,虚设这些求解条件便是有效解决该类物理问题的前提。例3.如图所示,密度为体积为,半径为的半球形金属,放在柱形容器底部(半球形金属与容器底面紧密接触)。半球形金属顶部栓者一个密度为的木球,容器内盛有密度为,深度为的液体(,不考虑大气压的作用)。问:所栓木球的体积至少多大,才能将半球形金属拉离容器底部?h  分析:因为半球各处所处的深度不完全相同,我们遇到的难题是无法求出半

7、球受到向下的水的压力,不妨虚设此半球与容器底接触不密合(想一想:这样做有什么道理?),其实这样并不影响该半球在水中所处的深度,也就并不影响半球所受到向下的压力。∵∴木球需提供向上的拉离应至少为:∵∴三:等效法例3.如图所示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2N.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在剩余的木块上加1N向下的压力时,木块有2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求木块的密度.(g取10N/kg)分析:我们可以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示。图2是绳子剪断后的图示,图3是V1切去后的图示,图4是施加1N

8、压力后的图示。我们分析时可以运用逆向思维:要想让V1浸入水中,可采取哪些方法?(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具体的方法)实际不管哪种方案作用效果都是相同的,就是要克服V1受到的浮力。即:同理要让V2浸入水中,我们还可以在上面加V1体积的该材料的木块,也可以施加压力。当我们施加1N的压力后,尚露出20cm3,要使这20cm3也浸入水中,还应该加多大的力呢?我们不难求出:我们根据等效原理知:TV1V2FV2图1图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