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

ID:19722887

大小:62.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05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_第1页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_第2页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_第3页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_第4页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特点  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政治上:高度中央极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  二、简答题  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其表现有五个方面,期中三个方面是前所有的,如,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绿营兵腐化无战斗力。思想文化上,带着满族异族统治的味道,大兴文字狱,压制异端,万马齐喑。对外关

2、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状态。  首先,半殖民地化了。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破坏,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国家。  其次,半封建化了。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解构角度看。(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部分。(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1)资本帝国主

3、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这与资本-帝国主义争斗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6)中国人民政治权力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5、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么?  来源上的特点:诞生在外国在华企业中,比中国资产阶级年龄和资格更老,社会基础和社会力量更大。

4、  中国工人阶级的自身特点:①受帝、封、资三重压迫,革命性更强。②人数虽少,却相对集中(地域上集中在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城市、行业上主要集中在纺织、采矿、铁路、航运等行业),易于组织并形成革命的力量;③大多来自破产农民,与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所以,中国工人阶级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  6、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840-1919年的反外来侵略斗争均告失败,原因是:  (1)社会制度的腐败。这是根本原因。清政府统治在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未变,更腐败。后还与侵略者勾结起来,把广大中国人民视为最主要的敌人。(2)经济技术落后是中国人民

5、反侵略战争失败在的重要原因,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  (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3)二者的关系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

6、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15  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

7、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8、维新派与守旧派辩论的问题及其实质: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21、“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1、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性质:《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是一个以解决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