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临汾城市形象

论临汾城市形象

ID:19723745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5

论临汾城市形象_第1页
论临汾城市形象_第2页
论临汾城市形象_第3页
论临汾城市形象_第4页
论临汾城市形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临汾城市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临汾城市形象【摘要】本文结合临汾市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强调城市形象的重要性,同时指出环境污染对临汾城市形象损害的严重性,通过分析污染的原因以及污染治理收效甚微的原因,结合政府规划探讨提升临汾城市形象的对策及具体措施,从而为我国重污染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关键词】临汾城市形象环境污染    中国城市建设的内涵与外延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强调改善基础设施和追求粗放型的城市化到关注城市形象和创建一流的人居环境。今天的城市竞争再也不仅仅是规模的竞争、经济的竞争,而更表现出城市文化、城市品位和城市生活质量的竞争,实质也就是城市形象的竞争。  在经过了“把马路让出来、把路灯亮起来、把绿化搞起来、

2、把交通管起来、把高楼大厦建起来”的城市复制阶段后,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城市以“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为目标,通过城市形象定位、城市形象设计、城市形象产品、城市形象传播等途径凸现城市的优势,塑造出有文化、有品位、有魅力的城市形象。    一、临汾市形象概况    称为华夏第一都的尧都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谷地,有着丰富的煤、铁资源,中部平原地区,土壤肥沃,是山西小麦、棉花的主要产区之一。临汾市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旅游资源丰富。临汾市最早出名缘于五千年前古帝尧建都平阳(今临汾),尧王让贤让位于舜的传说就发生在这里。后来,临汾出名是因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建了一座“花果城”,每到春、夏、秋三季,

3、市内百花齐放,鲜果飘香;更是因为每年十个亿的经济增长速度,山西排名第二的GDP产值。再后来,临汾因为修建“天安门”、“天坛”等出名。如今,临汾出名是因为它是全国污染之首。  自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开始进行全国113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污染排名以来,临汾市已经连续三年(2003-2005)居于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之首,从此戴上了全国空气质量污染最重的“黑帽”。2006年10月18日,总部位于纽约的国际环境机构布莱克史密斯研究所(BlacksmithInstitute,又译做铁匠研究所)公布了一项研究报告——2006年世界10大污染地区,临汾作为中国唯一的高污染城市代表进入榜单。美国有关机构将

4、临汾说成“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香港媒体把临汾称为“中国污染之都”。这些机构和媒体将临汾市作为环境污染典型,污染已经成为临汾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头号问题,成为制约临汾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问题,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社会各界最关注的敏感问题。不解决污染问题,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二、影响临汾形象的障碍因素    1、特殊的地理位置  临汾的地形是整个条状的海拔200多米的盆地,处于太行、吕梁等山的环绕之中,环保工作先天不足。盆地的静风率达48%,盆地不利于空气流通,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出去。特别是每年进入11月份以后,临汾盆地极易形成逆温层,即城市上空温度比地面的温度还高,临汾市区就像罩在一个

5、热锅下,大气污染物产多少就聚集多少,5级天气主要就产生于这几个月。因此有了“临汾的蓝天靠风刮”的说法。  2、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临汾市从以前面积1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0多万的小临汾,到今天面积33万平方公里、固定人口37万多的大临汾,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汽车流量的增多,污染也就越来越严重。  3、产业结构不合理  说到临汾污染的“主力军”,还是临汾市区内的、周边县城的大大小小、鳞次栉比的工业企业。临汾污染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产业结构。占到该市工业总量70%的三大支柱产业是煤、焦、铁,三大产业如此兴盛又缘于这个地区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和年代久远的挖煤、炼焦、炼铁传统。  4、工业布局不合

6、理  由于布局失当,审批把关不严等因素,部分企业分布在河流、干道、城镇甚至水源地附近。例如焦化企业最集中的河西工业园,居然位于临汾市区冬季风上风位置,一刮风,焦化厂排出的废气就往市区灌。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有9家重污染企业,这些企业对城镇区域大气和汾河水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5、垃圾处理技术滞后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加剧了环境恶化。市区集中供热率仅有40%,近200台手烧锅炉和茶炉大多没有任何消烟除尘设施。汾河沿岸的大部分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汾河,加剧了汾河水质恶化。由于污水处理一度仅每吨0.2元,市区唯一的一家污水处理厂收不抵支,建成后数年处于“半瘫”状态,直到2006年物价部

7、门调整污水处理价格后才开始正常运转。至今,临汾全市也没有一家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也未作过垃圾分类处理,就地露天焚烧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环保部门也只是进行简单的拉运、倾倒、填埋处理。  6、环境监管力量薄弱,执法手段单一  监管力量薄弱也是环保治理不到位的原因之一。环保现场执法主要是监察大队,目前临汾市环保监察大队实际工作人数只有30多人,分为5个组,每组分片负责3-4个县市。由于人手有限,只能对群众举报的情况进行检查。在临汾,60%的县市级环保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