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心肺复苏课件

婴幼儿心肺复苏课件

ID:19725837

大小:200.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8-10-05

婴幼儿心肺复苏课件_第1页
婴幼儿心肺复苏课件_第2页
婴幼儿心肺复苏课件_第3页
婴幼儿心肺复苏课件_第4页
婴幼儿心肺复苏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婴幼儿心肺复苏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婴幼儿心肺复苏中原油田总医院第二分院儿科谭哲喜一、基本概念:⒈心脏骤停(heartcardiacarrest):又叫循环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搏动,血液循环完全停止,全身器官处于无血流或极低血流状态,临床上表现为摸不到脉搏,窒息,无意识,死亡外观。心脏骤停为意外的非预期性死亡,也叫猝死,多发生在24h以内。一、基本概念:临床表现为:①意识丧失,常伴有抽搐;②呼吸停止,心音和大动脉搏动消失;③明显紫绀;④瞳孔散大等。心跳停搏15s意识丧失;30s呼吸停止;60s瞳孔固定;4min糖的无氧

2、代谢停止;5min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心跳骤停在3min~4min以内经迅速有效地抢救,患儿可以恢复,如果缺氧达4min~6min,则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改变。一、基本概念:⒉临床死亡:心脏骤停3min~4min,是指心脏骤停后的一个短暂的阶段,临床虽然表现为无呼吸、无脉搏、无意识的死亡外观,全身器官处于完全缺血缺氧状态,但是病理生理改变是可逆的,生命活力也是可逆的,若能及时抢救还可以完全恢复到心脏骤停以前的状况。一、基本概念:⒊生物学死亡:心脏骤停>6min,是指临床死亡的持续,脑和

3、心脏产生不可逆的功能破坏,最后导致全部组织坏死,机体永久性不可逆死亡。⒋心肺复苏(Cardio–pulmonorryresustationCPR):是指对临床死亡者采取心肺功能抢救措施,包括基本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和延续生命支持的技术和方法。一、基本概念:⒌基本生命支持:为心肺复苏的第一阶段,由在场人员立即对病人进行抢救,包括通畅气道、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不需特殊设备,给病人提供最基本的生命支持,使心、脑有少量血液灌注,为进一步抢救争取时间。⒍进一步生命支持:为心肺复苏的第二阶段,一般在医院或

4、急救站进行,由医务人员气管插管、给药、输液、心电监测和心室纤维颤动的治疗,以恢复自主呼吸和心搏,给心脑等生命器官供血、供气以恢复其功能。一、基本概念:⒎延续生命支持:为心肺复苏的第三阶段,一般在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病人恢复呼吸心跳并趋于稳定后,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点是脑功能的恢复,争取存活而又不发生脑损害。⒏脑复苏:是指针对心脏骤停后严重脑损伤所采取的一系列在维持或恢复神经系统功能的治疗措施,其目的是减轻已经发生的脑损害,逆转正在进行中的损伤,保护未受损害但处于危险的脑组织。其总的目标应是:①维持足

5、够的中枢神经系统血流灌注;②降低颅内压,并维持其正常范围;③降低脑代谢;④停止惊厥活动;⑤减少自溶机制的形成;⑥消除自由基。二、病因:⒈意外事故:严重外伤、电击、溺水、窒息、捂被综合征、大出血。⒉CNS病变:脑疝(颅内感染、脑血管意外)、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原虫感染等。对颅内高压的小儿不能过度检查颈部情况,因为如果小脑蚓部有肿瘤,过度抬头查颈部时会导致肿瘤下落于枕骨大孔形成枕骨大孔疝而死亡。⒊心脏疾患:心肌炎、心肌病、克山病、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包填塞、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等。二、病因:⒋休

6、克:心原性、失血性、感染性等。⒌酸碱平衡失调:如严重高钾血症、重度代谢性酸中毒等。⒍药物中毒或过敏:鼠药中毒,农药中毒,毒蕈中毒(死亡率可达98﹪),曼佗罗中毒,CO中毒,各种药物的过量中毒,药物过敏及血液制品过敏等。二、病因:⒎手术或麻醉意外。⒏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气管插管时,咽部刺激可导致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有些自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人,可用压舌板压舌根部→迷走神经兴奋,可纠正室上性心动过速。⒐婴儿猝死综合征。三、病理生理:正常人脑的重量占人体的2﹪~2.5﹪,其血液供应需要心输出量的10﹪。总耗

7、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30﹪(儿童占40﹪,婴儿占50﹪)。⒈心输出量急剧↓→冠状动脉血流量↓→心肌收缩力↓⒉心律失常→心输出量↓三、病理生理:⒊氧供应中断→机体缺氧缺血→无氧代谢↑→酸性代谢产物大量堆积→ATP生成障碍→Na+-K+-ATP泵功能丧失→Na+及H+内流,H2O→细胞内→细胞内水肿→细胞外K+↑→高钾血症→酸中毒→心肌收缩力进一步↓→加重心律失常→室颤→心脏骤停。⒋呼吸停止→CO2在体内大量堆积→窦房结和房室结受抑制,且可兴奋心脏血管中枢→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⒌CO2过高→

8、脑血管扩张→微循环通透性↑→血管源性脑水肿。四、临床表现:⒈与原发病无关的精神神经症状。⒉意识突然丧失伴抽搐。⒊呼吸突然停止。⒋大动脉搏动消失,(小婴儿要触股动脉)。⒌瞳孔散大。⒍皮肤黏膜苍白或明显发绀。五、ECG监测:P-R间期正常为0.12s~0.2s。⒈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⒉室性早搏:(1)宽大畸形的QRS波,心室内某一个起搏点出现提前收缩去极化过程;(2)QRS波前无P波;(3)QRS波时间≥0.12s(4)T波方向与主波方向相反;(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