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 医德范畴

医学伦理学 医德范畴

ID:19735748

大小:655.50 KB

页数:59页

时间:2018-10-05

医学伦理学 医德范畴_第1页
医学伦理学 医德范畴_第2页
医学伦理学 医德范畴_第3页
医学伦理学 医德范畴_第4页
医学伦理学 医德范畴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伦理学 医德范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基本范畴范畴: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医德范畴:人们对医学道德现象的总结和概括,是医学领域中医德现象和关系的基本概念。医德范畴权利与义务功利与道义理智与情欲他律与自律胆识与审慎第一节权利与义务政治、法律范畴: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的。道德领域:更强调义务不以权利为前提。道德权利是一种相对的普通权利,而道德义务则是绝对应该履行的,是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应尽的职责。一、病人和医者的权利(一)病人的权利1、人格和尊严得到尊重的权利2、享有必要的和相应的医疗与护理的权利3、对疾病认知的权利4、对诊疗及人体实

2、验知情同意的权利5、享有保守个人秘密的权利或诊疗秘密被保守的权利6、享有因病免除一定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权利7、诉讼权和赔偿权(1)病人对自己所患病的性质、严重程度、治疗情况及预后有知悉或了解的权利;(2)医生在不损害患者利益和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应提供有关疾病的信息;(3)出于保护性医疗的要求,凡不利于稳定病人情绪的事,或对病人对病人有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事,医生应予以保密;(4)由于医疗原因而不能告诉病人本人,则应告诉病人的代理人。(二)医者的权利1.诊疗权2.医疗自主权3.医疗保密权(为病人保密和对病人保密)

3、4.医生的特殊干涉权一、病人和医者的权利【例】一位妇女T度完暑假回家,被一男子杀害。这位男子过去曾向他的精神病医生坦白他想杀她。这位精神病医生考虑到医生对病人负有保密的义务,没有向她或其家庭相告。医生打算设法将病人送进精神病院,但没有成功。T被该男子杀害。问题:医生有保护第三者的权利吗?如果医生设法告知该妇女,是否违背为病人保密的义务?但坚持为病人保密,就可能会置该妇女于死地,医生该怎么办:为病人保密,告知妇女,报告警察?【例】一位男性青年被检查出HIV抗体阳性,但他要求医生不要将此阳性结果告诉给他的女友,因为他

4、们快要结婚了。问题:医生怎么办?如果听从病人意见,他的女友就可能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如果将此结果告诉他的女友,是否违反保密原则?给病人带来不利或危害时给他人带来不利或危害时给社会带来不利或危害时【例】某女性患者,35岁,因胃溃疡合并大出血,由其丈夫护送到医院急诊。夫妇俩的宗教信仰认为输了别人的血是一种罪恶,终身不得安宁。所以尽管医生再三劝她输血治疗,但她仍然拒绝输血。此时患者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搏快而弱,血压低至60/40mmHg,丈夫表示同意输血,但患者仍说:“不要违背我的信仰。”问题:医生应该怎么办?如果尊重

5、病人自主性,病人就不能挽救,反之如果不顾她的信仰进行输血,是否违反了尊重自主性这一原则?【例】郑某,男。47岁,因上腹部肿块3个多月住院,入院以后经过检查发现患者是胃癌晚期,已广泛转移,病人从家属处获知病情,心境消极,拒食厌世,一天晚上欲触电自杀,被值班护士发现自杀未遂。病人非常生气,与护士发生冲突,称“我既无治愈可能,难以忍受病痛折磨,为什么不让我离开人世?你们欲置我于何地?”特殊干涉权医生在特定的情况下,限制患者的自主权利,实现自己意志以达到对患者应尽责任的目的。(1)自杀未遂、精神病患者等拒绝治疗时,医生可

6、以强迫治疗或采取措施控制其行为;(2)人体试验性治疗时,一些高难度,高风险的试验,医生也可以运用干涉权,不予进行;(3)当患者了解诊治情况及预后有可能影响治疗过程或效果,形成不良影响时,医生隐瞒真相是一种道德的、正当的行为。二、医者和病人的义务(一)医者的义务1.诊治的义务2.解释说明病情和医疗保密义务3.社会责任和义务4.宣传普及医学科学知识,承担医疗咨询5.发展医学科学技术(二)病人的义务1.积极配合诊治2.保持和恢复健康3.遵守医院各种规章制度4.支持医学科学发展二、医者和病人的义务第二节功利与道义一、历史

7、上的义利之辩何谓义?中国传统儒家伦理学说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义:①人的立身之本,基本的行为规范;②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何谓利?利在儒家伦理学上指利益,好处。义利关系就是道德同人的利益与需要之间的关系。人类行为的判断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重视行为的目的,强调行为目的应该符合道德原则;一种重视行为的结果,要求行为结果的功利最大化。一、历史上的义利之辩(一)道义论1.道义论的涵义主张人的行为道德与否,不是行为的结果,而是行为本身或行为所依据的原则。凡行为本身是正确的,或行为所依据的原则是正确的,不论结果如何都是道德的。(一)

8、道义论2.道义论在历史上的地位儒家伦理思想表现出明显的道义论倾向,形成了重义轻利的价值模式。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强调“见利思义”。君子以义为行为的标准和目的,小人则以利为行为的标准和目的。儒家并不否定利的道德价值,只是以义为最高追求目标。孔子:“富与贵是人之所欲,若得之有道,则执鞭之士亦可为之”。一、历史上的义利之辩(一)道义论3.道义论的利弊道义论有其合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