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及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及基因重组

ID:19736971

大小:999.0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8-10-05

基因突变及基因重组_第1页
基因突变及基因重组_第2页
基因突变及基因重组_第3页
基因突变及基因重组_第4页
基因突变及基因重组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因突变及基因重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时22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一、书本基础知识整理1.基因突变概念类型原因特点时间意义2.基因重组概念类型意义二、思维拓展1.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与遗传密码的特点之间的联系(1)遗传密码是连续的。两个密码子之间没有任何其他核苷酸予以隔开,正确地阅读密码必须从一个正确地起点开始,以后连续不断地一个一个往下读,直至读到终止信号。假设在密码上插入一个或删除一个碱基,就会使从这一密码子起的以后的密码全部发生错误(移码突变)。(2)密码子的简并性。密码子有64个,氨基酸只有20个,因此多数氨基酸都有几个密码子,如亮氨酸有6个密码子。密码

2、子的简并性对遗传的稳定性有一定意义,如UUA变为UUG时,依然是亮氨酸。(3)密码子的专一性。氨基酸主要由前2个碱基决定,第3位碱基的改变,常不引起氨基酸的改变,也就是密码子第3位发生改变时,密码子的意义不变。如UUA改为UUG时,其决定的氨基酸仍是亮氨酸。(4)64个密码子中有3个密码子不编码任何氨基酸,是肽链合成的终止密码子。AUG既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5)密码子的通用性。无论是病毒,还是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密码子都是通用的。2.与基因突变相关的知识点1.与基因重组相关知识点课时22跟踪训练(一)选择题1.

3、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正常基因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1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2精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3精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丙氨酸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

4、添2.将纯种小麦种于生产田,发现边际和灌水两侧的植株总体上比中间的长得好。产生这种现象得原因是()A.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B.环境引起性状变异C.隐性基因突变成为显性基因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改变3.某男子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其细胞中可能不含该致病基因的是()A.神经细胞B.精原细胞C.淋巴细胞D.精细胞4.下面列举几种可能诱发基因突变的原因,其中哪项是不正确的()A.射线的辐射作用B.杂交C.激光照射D.秋水仙素处理5.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病,隐性纯合子(aa)的患者不到成年就会死亡,可见这种突变基因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容易被淘

5、汰。但是在非洲流行恶性疟疾(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的地区,带有这一突变基因的人(Aa)很多,频率也很稳定。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易感染疟疾B.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不易感染疟疾C.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不易感染疟疾D.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易感染疟疾6.进行有性生殖生物其亲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主要原因()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生活条件改变7.果树的叶芽若在早期发生突变后,可以长成变异枝条,但其长势一般较弱或受到抑制。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A.随机性B.

6、稀有性C.多方向性D.有害性8.下列实例中,能够说明突变对生物本身的利与害具有相对性的是()A.玉米绿色苗中出现白化苗B.晚熟水稻中出现早熟植株C.高秆作物中出现矮秆植株D.高梁作物中出现雄性不育株9.人发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变,其突变方式是()A.增添或缺失了某个碱基对B.碱基发生替换性改变C.缺失了易小段DNAD.增添了一小段DNA10.(多选)下图为马的生活史,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史()A.有丝分裂发生在ⅠⅡ、ⅣⅠB.基因重组发生在ⅢⅣ之间C.基因突变可发生在ⅠⅡ、ⅡⅢ、ⅣⅠD.Ⅳ为新个体发育的起点11.(多

7、选)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是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B.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并且引起表现型的改变C.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不能遗传给后代D.基因突变大多有害,其余都是好的12.(多选)据调查统计,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平均身高有所增加,与此现象无关的是()A.基因突变B.营养素供给充足C.食入生长激素(蛋白质类化合物)较多D.染色体变异13.(多选)下列哪项不是由于基因突变所引起的伴性遗传病()A.人类的白化病B.人类的血友病C.人类的多指症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二)非选择题14.昆虫学家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昆虫产生

8、基因突变,导致酯酶活性升高,该酶可催化分解有机磷农药。近年来已将控制酯酶合成的基因分离出来,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它导入细菌体内,并与细菌内的DNA分子结合起来。经过这样处理的细菌仍能分裂繁殖。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