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ID:19745905

大小:163.00 KB

页数:96页

时间:2018-1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_第1页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_第2页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_第3页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_第4页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知识改变命运勤奋塑造成功整理人落叶时间2011-4-15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007年02月06日13:17

2、作者:

3、阅读660次

4、字体:大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CodefordesignofcivilbuildingsGB50352—2005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327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公告现批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52一2005,自2005年7月1日起实施。其中

5、,第4.2.1、6.6.3(1、4)、6.7.2、6.7.9、6.12.5、6.14.1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同时废止。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5年5月9日前言本通则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1]87号文的要求,在《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修编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通则。本通则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城市规划对建筑的限定;5.场地设计;6.

6、建筑物设计;7.室内环境;8.建筑设备。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为:设计原则,设计使用年限,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基本要求,建筑突出物,建筑布局,室内环境;增加了术语,平面布置,建筑幕墙和室内外装修以及建筑设备等内容。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通则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通则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庐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设反馈给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西外车公庄大街19号,邮政编码100044),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通则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

7、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中南建筑设计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主要起草人:赵冠谦崔恺张华顾均张树君叶茂煦朱昌廉李桂文郑国英陈华宁耿长孚涂英时章竞屋李耀培潘忠诚袁奇峰林若慈赵元超桂学文方稚影丁再励王为孙兰杜志杰张播孙彤1总则1.0.1为使民用建筑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卫生和环保等基本要求,制定本通则,作为各类民用建筑设计必须共同遵守的通用

8、规则。1.0.2本通则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设计。1.0.3民用建筑设计除应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正确处理人、建筑和环境的相互关系;2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环境;3应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4应贯彻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和节约原材料的基本国策;5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的要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6建筑和环境应综合采取防火、抗震、防洪、防空、抗风雪和雷击等防灾安全措施;7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人群使用,应在室内外环境中提供无障碍设施;8在国家或地方公布的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

9、风景名胜区的各项建设,应按国家或地方制定的保护规划和有关条例进行。1.0.4民用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通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术语2.0.1民用建筑civilbuilding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2.0.2居住建筑residentialbuilding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2.0.3公共建筑publicbuilding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2.0.4无障碍设施accessibilityfacilities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或有视力障碍者使用的安全设施。2.0.5停车空间parkingspace停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室内、外空间。2.0.

10、6建筑地基constructionsite根据用地性质和使用权属确定的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场地。2.0.7道路红线boundarylineofroads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界线。2.0.8用地红线boundarylineofland;propertyline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2.0.9建筑控制线buildingline有关法规或详细规划确定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基底位置不得超出的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