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物生产与环境

1作物生产与环境

ID:19749268

大小:855.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10-05

1作物生产与环境_第1页
1作物生产与环境_第2页
1作物生产与环境_第3页
1作物生产与环境_第4页
1作物生产与环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1作物生产与环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作物生产与环境1学时内容提要一、作物生长环境与生态因子;二、生态因子对作物的作用;三、环境与作物生产力;四、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第一章作物生产与环境一、作物生长环境与生态因子作物的生长发育、形态表现和产量形成,从根本上讲,是基因表达的结果,而基因的表达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环境的影响。(一)环境广义而言,环境是指某一主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对作物而言,环境是指某作物体或作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作物体或群体生活、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图1-2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各种环境因子环境因子及其强度都能分别被植物感受并引发体内相应的变化。一、作物生长环境与生态因子(二)作物的环境:作

2、物外部的全部要素组成的整体。由太阳辐射、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所组成的作物自然空间环境;除自然环境外,还包括人工环境,如各种温室、覆盖物、人工气候室、辅助光源及灌溉设施等。人工环境可克服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创造出更适于作物生活、发挥作物产量潜力的条件。一、作物生长环境与生态因子(三)作物环境因素气候因子:光、温、水、气、热、风,气候四季变化等;土壤因子:质地、结构、矿质元素、化学性质等;地理因子:海拔、纬度、坡向等;生物因子: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有害和有益因素;人为因子:农业生产的人为干预措施。人为因子除影响作物本身外,还影响其他环境因素。一、作物生长环境与生态因子(三)作物环境因素根

3、据对作物的作用特点分为:生态因子:环境中对作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各生态因子间的相互组合、相互制约及时空分布的不同,可构成多种多样的作物生存环境。生存因子:生态因子中对作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因子,如光、温、水、气、热、肥等。对作物起作用的生态因子并非都是生存因子。二、生态因子与作物的生活(一)生态因子对作物的基本作用1.提供作物生活所必需的能量与物质来源;2.环境及其周期性变化,提供作物完成生长发育进程的信息和条件;3.环境胁迫危及作物正常生活乃至死亡;4.环境的多种因素可能引起作物的遗传变异改变其遗传本性。二、生态因子与作物的生活(二)生态因子对作物

4、的作用规律1.限制因子定律德国Liebig(1862)提出,当缺少或缺乏一种必需营养成分时,即使其他所有成分都充分存在,在这种土壤中的作物仍生长不好。又称为“木桶理论”。作物的生活、生存必须同时满足其对多种生态因子的需求,当某种生态因子不足或过量时,不仅直接影响作物的生存发展,而且也限制其他因子的有效性。二、生态因子与作物的生活(二)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Blackman(1905)指出,当一个过程的进行速度以若干因子为条件时,这一过程的速度受这些因子中的最慢因子的节律所限制。2.耐性定律作物对任一生态因子的适应,均存在生态、生理上的最小和最大量的界限,超越此界限则会危及生存。如“温度三基点

5、”、“协调生长最适温度”。图1-2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曲线(Putman等,1984)二、生态因子与作物的生活(二)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3.报酬递减律Mitscherlich(1909):当生长在仅以一种养分为限制因子的土壤中,作物的生长速率与这种元素的供应量成正比,但这种元素成为非限制因子时,生长量不与供应量成正比。二、生态因子与作物的生活(二)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4.临界百分率理论Macy(1936):以产量和植株养分含量来表达养分供应与植株反应之间的关系。在最低养分百分率范围内,增加养分可提高产量,但不提高组织养分百分率;在养分贫乏调节范围内,增加养分可提高产量和组织养分百分率;在养分

6、奢侈消耗范围内,增加养分不提高产量,但增加组织养分百分率。二、生态因子与作物的生活(二)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上述理论虽可解释某些因素影响作物生长的情况,但由于作物的生长过程是复杂的,而且不同因素间存在相互影响,或相互替代的作用关系,多数情况下还同时存在多个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反映多个因素对作物影响的普遍规律。二、生态因子与作物的生活(二)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5.生态因子综合作用定律①诸因子的综合效应:作物最终表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②相互促进或制约的交互作用:如作物吸水和吸肥的关系。③作用的主次性:如种子的萌发过程。④作用的阶段性:如水稻的光周期反应。⑤直接和间接作用:如水对作物的作用

7、。⑥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如CO2和光照。图1-3在光照、土壤湿度和肥料同时影响下春黑麦的产量变化(Wollny试验)三、环境与作物生产力作物的实际产量是由其遗传潜力与所处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即作物的生产潜力(遗传潜力),只有在保持最适环境条件下,才能充分表达。然而,在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中,其综合环境因素并非始终处于最适状态,其潜在生产力受到不良环境的极大制约,产量损失可达60-70%。三、环境与作物生产力1.潜在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