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访谈类阅读

新闻访谈类阅读

ID:19754588

大小:461.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10-05

新闻访谈类阅读_第1页
新闻访谈类阅读_第2页
新闻访谈类阅读_第3页
新闻访谈类阅读_第4页
新闻访谈类阅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闻访谈类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五实用类文本阅读第9课时 新闻访谈类阅读一、新闻访谈类文本的特点新闻访谈类文本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时评和访谈等五大类。因为某个人、某件事、某些问题去访问知情者、事件本人或专家,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就叫做访谈。访谈的对象肯定是人,而访谈的内容可以是新闻事件或历史事件,也可以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也可以是人物专访。1.新闻的共同特点:真实性:一是使用准确数据;二是客观反映新闻现场;三是还原采访经过。时效性:以真、短、快的方式告知受众第一手有价值的事实。贴合生活实际、紧扣时代脉搏。准确性:新闻语言多客观叙述、极

2、少主观评论。受众性:新闻的表达有很强的受众意识。多样化的表现技巧,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甚至让读者过目难忘。2.新闻访谈的特点:①访谈的基本特征是针对性、专题性、典型性。即访谈主题明确,围绕一个中心提问,具有针对性。访谈的人、事、问题具有典型意义。②采访的对象身份特殊、见解独特、深刻。③采访者抓住要害,提问层层深入。二、新闻访谈类文本阅读提示1.新闻阅读六步骤:①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②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③理清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④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⑤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⑥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2.访谈阅读特别注意:①通读

3、全文,把握话题。②将访问者的文字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阅读。整体把握访问者提了哪些问题,访谈对象是如何回答的。③精读访问者提出的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④着重关注访问者的提问技巧和访谈对象的答问技巧。3.通讯除具有新闻的一般特点外,还特别强调形象化,注重以情感人,所以,在阅读方法上,既要遵循一般新闻的阅读方法,又要参照文学类作品的阅读方法。多次引用数据是为了强调:志愿者工作任务繁重;志愿者有吃苦精神;志愿者虽然心理压力大,但是他们懂得宽容忍让;志愿者进步快,工作有成效或志愿者对亚运安检贡献大。1★答案★2(1)选取典型人物来表现群体形象。文章通过重点描

4、述何聪颖、赵春归等几个代表性人物,表现亚运后群体的精神风貌。(2)运用细节描写。例如描述汽车安检员巨松不小心磨破了泡泡,竟然连手套都摘不下来,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志愿者工作的艰辛,以及他们的吃苦精神。(3)运用语言描写。例如一名优秀的亚运安检员,首先得有一个优秀的膀胱。这样的语言真实生动地表现了志愿者工作的艰辛和他们的乐观主义精神。(4)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文章有对志愿者的语言、动作等正面描写,也有借助志愿者带队负责人杨彦文等的评价,和一些被安检者的傲慢言行来侧面表现志愿者的思想品质。★答案★3同意。亚运安保志愿者在亚运实践活动中,学会了勇担重任,培养

5、了吃苦、宽容、谦虚、乐观、自信等优秀品质,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和称赞。这种历练机会是他们在校园里难以获得的,事实证明参与亚运安保实践活动对他们思想的成长确实起到了促进作用。★答案★①游戏开发网站:因追逐利益开发游戏,忽视了游戏的导向性。②网友(游戏玩家):意识到游戏的危害,但不能拒绝游戏的诱惑。③家长、教师、专家:对孩子没好处,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会对学生的教育起负面作用。1★答案★2合理。因为①解释了什么是“黑帮”游戏。②通过对家长、教师及专家的采访,引导人们认识“黑帮”游戏的危害。③向社会提出呼吁,创设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④这种内容安排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6、答案★3①揭示“黑帮”游戏对青少年世界观、身心健康养成和法制意识等方面的不良影响;②表达对目前“黑帮”游戏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忧虑;③呼吁加强网络游戏监管,为青少年成长创造健康、阳光的网络环境。★答案★第10课时 调查报告类阅读一、调查报告的特点调查报告由标题、开头、主体、结尾组成。标题往往说明了该报告的内容,开头部分提示了全篇的主要内容,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调查的目的、对象、经过、时间、方式、结果等。主体部分是关于内容的叙述和议论,应该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层层深入。结尾是作者的观点总结。调查报告的写作特点:社会性、针对性、真实性、典型性。二、阅读提示1.

7、重点阅读标题和开头部分,能抓住文章的重要信息,把握调查的对象、内容。2.阅读全文,从整体着眼,了解清楚事件的起因、发展经过和结果,注意事件的细节,分析调查报告的设计和实施是否科学有效。3.重点精读一些调查者总结收集的数据和调查者发表议论的部分以及文章结尾的观点,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注意理清文章中的材料与观点的统一关系。4.对调查报告进行评价探究,要将全文放到社会大背景中,更多地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着重从正面的价值和影响进行评价。①一些人仅仅为找好工作或者推迟就业而读博。②一些人为职称晋升或者为了获得进入高校或科研单位而读博,读博已经成为“敲门砖”。

8、③人们都是为了某种功利目的去读博,而不是真正的为了知识和学术去读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