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理(无答案)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理(无答案)

ID:19761457

大小:51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5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理(无答案)_第1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理(无答案)_第2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理(无答案)_第3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理(无答案)_第4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理(无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理(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2016学年下学期政和一中高一理科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和“圆圆”于2008年12月23日晚抵达台北,住进台北市立动物园的新光特展馆,“团团”和“圆圆”抵达新家半小时后开始进食。结合有关知识回答1^-2题。1.“团团”“圆圆”在台北的新家所属的自然带为()。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温带针阔混交林带2.台湾山脉从山麓到山顶拥有从热带到亚寒带的森林种类,被誉为“森林宝库”,影响其自然带递变的主导因素是()。A.水分B.光照C.热量D.水热组合

2、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达175米,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出现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大。据资料回答3^-4题。3.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泥沙淤积。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候B.土壤C.水文D.生物4.该资料说明环境中某要素发生变化易引起其他要素发生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A.生产性B.平衡性C.差异性D.整体性O2图1—5—5是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主要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3、A、植物的光合作用B、燃烧化石燃料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6、大面积的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②造成臭氧空洞8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④许多物种灭绝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图1-5-,7是沿海地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7.该山地可能位于()。A.北半球温带地区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C.南半球温带地区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8.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0C,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A.1000米B.2000米C:3000米D.40

4、00米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2—1—1反映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査得出的我国人口的年龄构成,与10年前相比,我国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根据以上材料,完成9〜10题。9.根据材料分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B、我国人口出生率基本呈下降趋势C、我国出现劳动力紧缺D、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上升10.新世纪我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

5、速势头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图2—1一2是1980-2007年福建省人口自然变动曲线图(单位:%),读图完成11-12题。811.1990年至1999年间,我省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无关的是()A.社会经济因素B.制度因素C.计划生育因素D.战争因素12.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980年以来,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B.1982年以来,人口死亡率持续下降C.由于自然增长率变动不大,因此福建省人口数量保持不变D.该图反映福建省人口增长模式已由传统型过渡为现代型图2—1—3是不同城市

6、间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13.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是()A.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B.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C.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D.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14.引发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A.国家组织B.环境恶化C.经济差异D.投亲靠友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浩瀚的森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吸引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向这里迁移和流动,尤以山东人最多。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迁入现象,称为“闯关东”。直到1978年,黑龙江省农

7、民的人均纯收入还比山东省高出2/3。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增长迅速,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导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出现了“雁南飞”现象。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5-17题。15.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8①山东省人口多,生存压力大②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③政策鼓励④山东省环境恶化,造成大规模的环境难民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16.改革开放以来,导致"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B.环境因素C.经济因素D.文化因素17.从“闯关东”到“雁

8、南飞”,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B.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因素C.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巨大的拉力因素D.人口的迁移都是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水平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环境人口容量研究工作。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资源可承载人口极限分别为16.6亿、15.1亿、13.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