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及耕作

作物栽培及耕作

ID:19761925

大小:6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5

作物栽培及耕作_第1页
作物栽培及耕作_第2页
作物栽培及耕作_第3页
作物栽培及耕作_第4页
作物栽培及耕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物栽培及耕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名词解释:1光能利用率:作物一生中,积累干物质的量占达到地面光的比例。2叶面积指数;单位土地面积上具有的叶面积的总和。3作物生长率;作物的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干物质增长量。4叶面积持续期;作物生长期内叶面积的持久性。5净同化率;作物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所生产的干物质的量。6光和有效辐射;在400-700nm间的光子对光合作用最有效,所以把这区间的光子所含的能量称光合有效辐射。7量子需要量;同化一定的CO2所需要的光量子数,如同化1分子CO2需要10光量子,其量子需要量,量子效率;量子需要量的倒数,表示每个量子能还原CO2的个

2、数,平均1/10。8作物现实生产潜力;从目前较低产量水平到目前的平均或最高产量水平达到的潜力,理论产量潜力;从目前较高产量水平提高到理论产量或最高水平所达到的潜力。9生物富集作用;生物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10作物的栽培制度;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构成,配置熟制和种植方式的总称。11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的轮换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12连作;是在同一块上连年种植相同的作物。13复种;指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

3、以上的作物的种植方式。14撂荒;指耕地连续两年以上不耕作的方式,15休闲;农田在可种作物的季节内耕而不种或不耕不种,使田地暂时空闲而自然恢复地力的一种农作措施。16单作;(清种)是在同一块田地上只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17混作;(混种)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不分行或同行混合在一起种植的种植方式。18间作;在一个生长季内,在同一块土地上分行或分带间隔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19套作;(串作)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栽培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20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有;(自然环境认为环境)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地形因

4、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21活动积温;在某一发育时期中或全生育期中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温度之和。≥10℃的日平均温度为活动温度,而其持续生育日数活动积温累计的总和,即为活动积温。22有效积温;作物全生长期或某一发育时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23水分失衡;把作物吸水,用水失水的动态关系。24安全齐穗期:生产中常将秋季连续2天或3天低于20-23℃的始日定为安全齐花期,向前推5天为安全齐穗期25拔节:水稻基部节间开始显著伸长,株高开始迅速增加的现象。26抽穗::穗顶即露出剑叶鞘,即为抽穗。27拔节长穗期:长穗期从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需

5、要30d左右,生产上也常称拔节长穗期。28发根率:单位时间或单位地上部干重的必根能力,如发根重对地上部干重的百分重表示。29发芽势:表示种子的发芽的整齐度,以规定的时间内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数来衡量。30发育特性:指影响稻株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若干特性。31返青分蘖期:是指移栽到幼穗分化以前的时期。32分蘖:稻株分蘖节上各叶的腋芽生长形成的分枝。33分蘖节:水稻在拔节之前,基部节间并不伸长而聚集在一起,分蘖着生在基部群集的节上,统称为分蘖节。34分蘖期:从4叶出生开始萌发分蘖直到拔节为止为分蘖期。35耕作制度:也称农

6、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和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36复种指数;是指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37边际效应;是指作物边行的生态条件不同于内行,由此而表现出来的特有产量效益。38经济产量:指单位面积经济产品器官(稻谷或糙米)的收获量。39经济系数:经济产量在生物产量中的比重,称为经济系数。40生物产量:指生育期间生产、积累的有机物质总量,一般指地上部植株所有干物质的收获量。41生殖生长期:是结实器官的生长,包括稻穗的分化形成和开花结实,分长穗期和结实期。42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上承载的绿色

7、叶面积,是一个比值。44拔节期:田间50%的植株主茎拔节的时期45孕穗期:幼穗发育由分化形成期转入生殖细胞形成期。46抽穗期:全田有50%穗抽出的时期。47水稻三性:水稻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48营养生长;植物营养细胞的增殖生长。49生殖生长;当植物营养生长到一定时期以后,便开始分化形成花芽,以后开花、授粉、受精、结果(实),形成种子。植物的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的生长52作物温光特性;指作物必须经历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进行花芽分化或幼穗分化,进而才能开花结实。54春化作用;低

8、温促进作物发育的现象。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是研究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生产理论和技术措施的科学。2.作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