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专题九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ID:19768132

大小:28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06

专题九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_第1页
专题九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_第2页
专题九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_第3页
专题九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_第4页
专题九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九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历史三轮复习核心考点查缺补漏练与方法指导专题九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教师版)【考纲要求】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一、核心考点过关核心考点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真题回顾】(2011·福建文综·T23)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和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A.提出杜鲁门主义B.抛出马歇尔计划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D.在越南发动“特种

2、战争”【点评】本题以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回忆录为切入点,考查对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过程及影响的理解。是以课程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为命题的依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不大,较为灵活,较好地体现了运用史实论证问题能力的考查。【考情新动向】1.从考查频率和内容看:本考点是高考考查的高频点,主要考查对两极格局形成、影响及阶段特征的理解认识,特别注重对两极格局下国际关系的变化的重要史实的理解考查。2.从考查形式和角度看:命题多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3、运用图文材料设置情境进行考查。突出对两极格局形成、影响及国际关系特点的考查等。3.复习备考时,应9继续重视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朝鲜半岛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以及古巴导弹危机等重要历史概念、历史事件的理解记忆;分析国际大背景下具体史实的特点、影响,突出美苏两极格局实质是两分天下,不同国家利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抗。【变式达标】1.(2103·河北高中联考)上世纪美国“最出色”的外交家乔治·凯南在1946年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次年,他告诫美国应该奉行一个

4、长期的对苏政策,并要保持“坚定与耐心”。这些言论A.批评了冷战政策B.夸大了美苏之间的分歧C.力图缓和与苏联之间的关系D.力主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2.(2013·乐山调研)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肯尼迪曾评价柏林墙是“世界上第一堵不是用于抵御敌人,而是用来对付自己的百姓的墙。”下列关于柏林墙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修筑柏林墙是为了防止法西斯死灰复燃②柏林墙是二战后东西方冷战关系的标志③柏林墙切断了东西柏林之间的联系和自由往来④1990年柏林墙被拆除即标志雅尔塔体系彻底完结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对应考点】1.背景

5、(1)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各国政治力量的对比。(2)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由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3)美苏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上的分歧。2.形成——美苏“冷战”(1)政治上①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②1948年,柏林危机成为美苏“冷战”的第一高潮。(2)经济上①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出笼,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前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9②前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进行反击。(3)军事上①北约的建立:为了遏制前苏

6、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949年,美、英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北约。②华约的建立:为了对抗北约,1955年,苏、波、捷、罗等八国签订了《华沙条约》,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3.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美苏激烈对抗,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形成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德国分裂、朝鲜分裂、古巴导弹危机。’(2)两强长期处于均势,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核心考点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真题回顾】(2011·山东文综·T16)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

7、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点评】本题通过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格局变化切入考查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通过阅卷数据统计发现,本题学生错选B项的较多,这主要是只看到了经济变化的表面现象,没有分析其变化的本质,同时对政治格局与经济格局变化关系理解不到位。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源于经济的多极化,七十七国集团是一个经济集团组织,但实质反映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针对这类题目解答,学生要认真分析理解

8、试题情境,全面透过材料,把握现象的本质。【考情新动向】1.从考查频率看: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高考考查略低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但仍是高考命题的主体内容之一;从考查内容上看,欧洲走向联合及其性质、不结盟运动等是高考考查的重点。2.从命题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