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线某框构桥施工防护

既有线某框构桥施工防护

ID:19770030

大小:6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6

既有线某框构桥施工防护_第1页
既有线某框构桥施工防护_第2页
既有线某框构桥施工防护_第3页
既有线某框构桥施工防护_第4页
既有线某框构桥施工防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既有线某框构桥施工防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既有线某框构桥施工防护【】:本文通过既有线某框构桥施工防护方案的阐述,总结了在既有线旁线间距较小的情况下采用钢筋砼锚锭板加固既有路基新建桥涵的防护经验。  【关键词】:既有线;桥改框构;钢筋砼锚锭板;防护  Abstract:Thisarticledescribedthroughtheexistinglineofaframebridgeconstructionprotectionprogram,summeduptheprotectionexperienceofreinforcedconcreteanchorplatetoreinforceth

2、eexistingroadbedneallerlinespacingnexttotheexistingline.Keye;reinforcedconcreteanchorplate;protection  :K928.78:A:    1.工程概况  1.1既有桥为1-8.0m梁式小桥,本次设计增二线对应处新建1-13.5m框构桥,待二线框构桥建成铺设便线后再拆除既有桥并改建为1-13.5m框构桥,设计桥净高4.5m。  1.2桥址地质为:0(路肩处)~4.3m为人工填砂粘土,4.3m~6.8m为砂粘土,6.8m以下为σ0=400Kpa片麻岩

3、,基底置于σ0=250Kpa的砂粘土层上,其下约0.8m厚仍为砂粘土,基底下卧层为片麻岩。  2.施工防护方案的确定  2.1问题的由来  根据设计图和现场放线的情况来看,由于梁桥改建框构桥,净宽增大后,增二线框构边墙在日照侧伸入既有台尾路基,拖墙端距既有线中心仅4.0m,开挖基坑要切割全部锥体和4.0m长的台后路基,开挖深度达6.0m形成直坡,因此,开挖基坑对既有线路基破坏大,且不利于防护,直接威胁既有线行车安全。所以对既有线采取何种防护方案才能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是施工前必须考虑的问题。  2.2方案的比选  第一种方案:设计施工图采用钢轨

4、桩防护方案。该方案首先填筑打桩机工作平台,打桩机在距既有中心线3.5m处沿路肩打入一排钢轨桩做为施工防护。该方案存在以下几个不足:(1)需专门的打桩设备;(2)桩机工作平台填土数量较大,要占既有公路,影响交通时间长;(3)桩机离既有线太近,在施工过程中桩机侵限,因而打桩时必须封闭线路;(4)在送桩过程中容易造成轨道电路短路,影响区间信号正常使用以及路基变形,威胁到行车安全,受地质影响,钢轨嵌入基底以下锚固长度小于1m,而悬臂长度达6m,另需采取加固措施方能保证防护安全;(5)拔出钢轨桩困难,钢轨基本要全部报废。  第二种方案:扣轨加固方案,该

5、方案需将既有桥台尾处砼枕抽换为木枕,扣轨加固既有线,开挖基坑时,需打锚杆和砼护壁防护路基。该方案不足之处在于锚杆打入填方土体内,在列车动载作用下容易松动,影响锚杆的锚固力,从而造成砼护壁坍塌。施工过程中仍需要点加固和慢行方能正常施工。  第三种方案:钢筋砼锚锭板防护方案。该方案采用从路基一侧打入钢筋穿过既有路基体到另一侧,在两侧灌注钢筋砼锚锭板,通过钢筋拉杆联接,借助拉杆拉住两侧锚锭板,将路基体夹在中间,以保证其稳定。该方案克服了第一、第二种方案的不足,在施工过程中无需请点慢行及封团线路,所用机械简单,工期短工作量小,成本低,安全可靠。经比较

6、,并上报监理公司和建设指挥部审核同意按该方案实施。  3.锚锭板设计与应力检算  3.1锚锭板设计  锚锭板靠二线侧采用6.50×6.50×0.6m的钢筋砼结构,其西侧伸入既有桥台尾1.50m,深度超过基底0.5m;远离二线侧采用3个锚锭板,每个尺寸设计为5.0m(长)×1.0m(高)×0.50m(厚),拉杆采用φ32钢筋,顺线路方向按间距1m布置,高度布置除第一层按离路肩面1m布置外,其余均按间距2m布置。具体设计情况见附图一。  3.2应力检算  3.2.1计算土压力  根据铁路工程设计手册及现场地质情况和设计情况可知:(符号意义见附图二

7、(a)图)。  H=1~6.5mH—墙背土方计算高度  α=0α—墙背坡度倾斜角  h0=3.2mh0—换算土柱高度  L0=3.1mL0—换算土柱宽度  K=2.05mK—换算土柱边到锚锭板内侧距离  γ=18KN/m3γ—台后填土容重  φ=30°φ—土壤内摩擦角  δ=0δ—墙背与填土间摩擦角  将以上数据代入库伦主动土压力公式:  tgθ=-tgψ±√(tgψctgφ)(tgψB0/A0)  计算施工阶段土压力值。  3.2.2计算钢筋受力  从附图锚锭板受力图可得力学公式(仅计算靠二线侧受力,外侧锚锭板因对边坡不损伤可不检算)。  

8、b  L1.F1L2.F2L3.F3=Ex.Zx-—G  2  式中:F1、F2、F3—分别为第一、二、三排钢筋受力。  G—每米锚锭板重量。  f—滑动摩擦系数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