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记忆应用ppt课件

内隐记忆应用ppt课件

ID:19778946

大小:684.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0-06

内隐记忆应用ppt课件_第1页
内隐记忆应用ppt课件_第2页
内隐记忆应用ppt课件_第3页
内隐记忆应用ppt课件_第4页
内隐记忆应用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隐记忆应用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内隐记忆的应用20090270朱龙凤纵观内隐记忆研究的历史和新近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内隐记忆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应用价值:内隐记忆研究揭示了记忆的无意识侧面,激发了人们对记忆本质的新探索,启示了新思想、孕育着新突破;内隐记忆的研究,对无意识现象提出了新见解,为人类最终探明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内隐记忆的研究,对人类潜能的开发提出了新路子;内隐记忆的研究对确定内隐记忆的脑机制以及预测疾病进程有相当价值;内隐记忆的研究对临床心理诊断及咨询有重要意义;内隐记忆的研究带来了研究方法上的日新月异。内隐记忆的研究必将得到更快的发展并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当前,国内的研究者们尝

2、试将内隐与外显记忆的研究拓展到更为广泛的领域,如精神分裂病人的研究、知觉运动研究、运动技能方面的内隐记忆与内隐学习研究、脑损伤病人研究、视障人群中内隐记忆在特殊群体中的存在与发展规律的研究、听障人群中内隐记忆规律的研究、智障人群内隐记忆规律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内隐记忆研究的内容,也为人们深入探索内隐记忆的奥秘提供了新的证据。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是Schacter等人对失忆综合症患者的训练。根据失忆症患者被给以字母线索时能表现出对已学过的单词的正常启动效应.采用逐步减少线索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训练,直到患者能在下需要提示的条件下作出正确的反应,使一些失忆症患者主要依靠他们的内隐记忆学会

3、了各种复杂的作业任务。一位名叫Barbara的患者甚至学会从各种不同的帐单记录进行计算机数据库的非常复杂的操作,并因此而获得一份全日制工作。健康临床领域:内隐记忆研究对于对于临床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记忆损伤患者的康复及护理以及麻醉后知晓的预防两方面;已有研究对脑外伤患者、健忘症患者、抑郁症患者、药物酒精依赖者、失忆综合症患者等作出并取得贡献。谢国栋采用加工分离的研究方法,以视障运动员、盲生、低视力学生为被试,以非言语材料为实验材料,考察在焦虑状态下动作外显和内隐记忆的特点,发现焦虑对动作外显和内隐记忆均有影响,但动作内隐记忆没有动作外显记忆对焦虑敏感。对记忆康复训练的启示

4、:内隐记忆的存在有利于调节患者的情绪。脑外伤患者自觉努力进行的回忆能力下降,在潜意识中有失败的体验,遇到类似的情景易紧张。在外显记忆时让其“记住”。并努力用回想来辨认时产生紧张焦虑情绪,这些情绪对回忆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难于揭去其压抑的心理,引起记忆的自信心下降,而这种信心缺乏的信念会对自己产生暗示作用,引起大脑皮层相应的兴奋成抑制,不利于机体潜能的发挥。当要其无意识回忆时,去除自我压抑来猜测,使以往学习过失信息不经意地流露出。这种内隐记忆功能的正常,会使患者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从而产生愉快、轻松的情绪,这些积极的情绪有利于回忆,有利于机体潜能的发挥。在记忆康复训练中尽量把要

5、记住的材料转化为操作活动的对象,多进行猜测操作的游戏,以使学习过的信息不经意地被唤醒,尽量少用尽量记住、仔细想想、集中注意等字眼,以免加重紧张、焦虑情绪。社会认知领域杨治良、高桦、郭力平:采用加工分离程序,分别对社会信息和非社会信息的意识和无意识进行分离。表明内隐记忆存在于社会认知中,并且社会性信息比非社会性信息具有更强的内隐性。社会认知领域还借鉴内隐记忆的测量方法和技术,发展出了一系列研究态度、信念等社会认知问题的独特新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Fazio,Sanbonmatsu,Powell,Kardes的评估启动技术和Greenwald,Mcghee,Schwartz的内隐联想性测验

6、。尤以内隐联想测验最具特色。近来有关内隐记忆社会认知的实验研究,揭示了社会认知也存在着启动效应,即内隐记忆也存在于社会认知中,而且相对于非社会信息而言,对社会性信息加工的贡献更大(杨治良等,1998)Greenwald等人(1995)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的概念,内隐社会认知是在内隐记忆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一个研究领域,随着内隐记忆研究不断取得成果,其影响不断扩大。内隐社会认知指的是过去经验和已有认知结果积淀下的一种无意识结构。即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行为者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如用自我报告法或内省法),但这一经验却潜在地对行为者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这一结构影响是在显意识水平(如内省

7、状态)上无从觉知,但又潜在的作用于个体对社会对象的反应(如知觉、态度、判断、决策),此概念关注的焦点在于:个体的无意识成分参与了其有意识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具体研究表现:关于印象的研究。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Jacoby,Banaji等人对性别刻板印象进行了内隐记忆研究,并证明了内隐记忆对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关于印象形成的研究和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都证明了内隐记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