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御史陆羽

茶山御史陆羽

ID:19779133

大小:4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06

茶山御史陆羽_第1页
茶山御史陆羽_第2页
茶山御史陆羽_第3页
茶山御史陆羽_第4页
茶山御史陆羽_第5页
资源描述:

《茶山御史陆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茶山御史陆羽陆羽(733—804),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唐代著名的茶学专家,被后世誉为“茶仙“,尊为”茶圣”。陆羽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江南各地,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全唐文》中撰载有《陆羽自传》。曾编写过《谑谈》三卷。他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

2、为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茶如人生的陆羽《茶经》作者陆羽的一生,就像那起浮回旋的茶叶,虽然一路冲荡,却终得茶香般的善果。而且,颜真卿、皇甫冉、刘长卿、孟郊、张志和等大唐有名的才子都曾与陆羽交往过。谈诗论道,品茗说茶,使陆羽对茶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将儒学和佛学的感悟融入《茶经》的创作中。离奇、神秘的童年更多唐开元二十三年,陆羽三岁,被竟陵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在当地西湖之滨拾得。积公以《易》占得《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取名“陆羽”,以“鸿渐”为字。至于为何陆羽在襁褓之中被养育到3岁之大而遗弃,这是陆羽身世的千古之谜。与诗僧皎然的忘年交更多陆羽24-25岁时结交了四

3、十多岁的皎然大师,成为“缁素忘年之交”。皎然入选《唐诗三百首》中的《寻陆鸿渐不遇》,讲述的就是寻找居于湖州青塘别业的陆羽的场景。内容整理捉虫行动中文名陆羽外文名LuYu别名陆疾、鸿渐、季疵国籍中国(唐朝)民族汉族出生地竟陵(今湖北天门)出生日期公元733年逝世日期公元804年职业茶学专家主要成就对世界茶叶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编纂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代表作品《茶经》《陆羽自传》《谑谈》自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尊号茶圣,茶仙,茶神目录1人物生平▪传说之一▪传说之二▪传说之三▪传说之四▪传说之五2主要成就▪茶经▪诗词作品▪经典名句▪发现秘密▪成书探考3遗址▪故里▪公园▪陆羽纪念馆▪毛尖▪湖州

4、墓地4社会贡献▪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1人物生平传说之一“陆羽随关中难民南下,遍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各地,考察搜集了大量第一手的茶叶产制资料,并积累了丰富的品泉鉴水的经验,撰下《水品》一篇,可惜今已失传。但同代文人张又新在《煎茶水记》里,曾详细地开列出一张陆羽品评过的江河井泉及雪水等共二十品的水单。如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而把扬子江中心的南零水列为第七品。有意思的是张又新还记下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州刺史李季卿在扬子江畔,遇见了在此考察茶事的陆羽,便相邀同船而行。李季卿闻说附近扬子江中心的南零水煮茶极佳,即令士卒驾小舟前去汲水。不料士卒于半路上将一瓶水

5、泼洒过半,偷偷舀了岸边的江水充兑。陆羽舀尝一口,立即指出“此为近岸江中之水,非南零水。”李季卿令士卒再去取水,陆羽品尝后,才微笑道:“此乃江中心南零水也。”取水的士卒不得不服,跪在陆羽面前,告诉了实情,陆羽的名气随后也就越发被传扬得神乎其神了。明清时的一些茶艺专家认为,南零水和临岸江水,一清一浊,一轻一重,对茶圣陆羽来说是不难分辨的。陆羽逝世,后人尊其为“茶神”,肇始于晚唐。唐时曾任过衢州刺史的赵磷,其外祖与陆羽交契至深.他在《因话录》里说:‘陆羽性嗜茶,始创煎茶法。至今鬻茶之家,陶其像置于锡器之间,云宜茶足利。’”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

6、》,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研究经学坟典被视为士人正途。像茶学、茶艺这类学问,只是被认为难入正统的“杂学”。陆羽与其他士人一样,对于传统的中国儒家学说十分熟悉并悉心钻研,深有造诣。但他又不像一般文人被儒家学说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深刻的学术原理溶于茶这种物质生活之中,从而创造了茶文化。[2]传说之二陆羽出生于唐时复州竟陵,就是现在的湖北天门,可竟陵这个地方留给陆羽的只是难以言说的辛酸。你只要翻开陆羽写的自传——《陆文学自传》,就能迎面闻到这一浓郁的伤感气息。他写道:“(陆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虽然用语诙谐,但其实也属事出无

7、奈。貌丑和结巴也就罢了,可“不知何许人也”一句,实在让人无限同情。陆羽是一个弃婴,《唐国史补》、《新唐书》和《唐才子传》里,对此都毫不隐讳。公元733年深秋的一个清晨,竟陵龙盖寺的智积禅师路过西郊一座小石桥,忽闻桥下群雁哀鸣之声,走近一看,只见一群大雁正用翅膀护卫着一个男婴,男婴让严霜冻得瑟瑟发抖,智积把他抱回寺中收养。这座石桥后来就被人们称为“古雁桥”,附近的街道称“雁叫街”,遗迹至今犹在。积公是唐朝著名高僧,而附近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