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台湾工研院技术创新的能与不能

借鉴台湾工研院技术创新的能与不能

ID:19783383

大小:3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6

借鉴台湾工研院技术创新的能与不能_第1页
借鉴台湾工研院技术创新的能与不能_第2页
借鉴台湾工研院技术创新的能与不能_第3页
借鉴台湾工研院技术创新的能与不能_第4页
借鉴台湾工研院技术创新的能与不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借鉴台湾工研院技术创新的能与不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借鉴台湾工研院技术创新的能与不能中科院广州分院院省合作协调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刘民义工研院对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历史性贡献  设立的时机  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为应对美元中止留下的技术空白,面对全球能源危机,以及新加坡和韩国等周边亚太地区在劳动密集产业方面与台湾日益激烈的竞争,台湾当局开始倡导科技,尤其是注重实用性应用技术的研发。1973年,由台湾“经济部”组织设立了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工研院以非营利财团法人的身份,主要从事应用性科技研究,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服务,协助产业技术进步,在台湾推进工业化和产

2、业升级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台湾的半导体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功能定位  工研院成为台湾实施“科技导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工研院以项目研发为核心、以产业技术集成为纽带、以前瞻性工业技术为目标组织研发活动。对产业界以研发促服务,以服务促发展,研发与服务并重。研发活动既包括前瞻性的中长期研究,也包括面向企业的短期实用研究。工研院鼓励科技人员创业,台湾联华电子、台积电都是工研院电子所科技人员创业成立的,台积电更是时任工研院院长张忠谋亲自创立的,如今已撑起了台湾半导体产业的一片蓝天。随着台湾

3、经济的发展,工研院以产业环境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其研发和服务,包括设立科技专案计划、示范工厂、衍生公司、技术转移与扩散和研发联盟等。  对产业发展的贡献7  从传统产业到高科技产业,工研院一直扮演着科技龙头和创新引擎的角色,不仅一手催生了半导体、光电产业,促进了资讯、通讯等领域的蓬勃发展,也协助机械、化工等产业升级转型。台湾许多创新研发都来自工研院与产业界的联手合作,工研院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广大中小企业的研发中心,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还为产业界培养了大批人才,真正起到了为台湾高科技产业播种、为现有产业升级服务的作用,还成

4、功地借由技术转移孕育了台积电等高科技龙头企业。30多年来,工研院在集成电路、个人电脑、自动化技术、精密加工、新材料、资讯产业、光电技术、检测技术、化工和制药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大批具有知识产权的成果,成为台湾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和支柱。台湾工研院可供借鉴的地方  引领高新技术  无论从工研院衍生的台积电等大批高科技公司、对新兴产业的助推作用、对传统产业前瞻性技术的研究、以技术和服务支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还是从工研院与产业紧密结合,成为中小企业的研发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以及多年来为台湾培养了大批产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工研院都当之无愧地

5、引领着台湾高技术的发展方向。前十年,我国工业领域的研究机构在完成向企业的转制之后,过去主要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的功能已经大大弱化,更谈不上对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引领,而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和基础研究。中科院有一批高技术口研究所,如何借鉴台湾工研院的运营模式,对我国的高技术发展起到应有的引领作用,是我们面对的重要课题。  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支撑平台  工研院在台湾建立了庞大的企业服务网络,在各县市成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除了和企业联合研发、受企业委托解决技术瓶颈外,还开展有中小企业参加的各种技术研讨会,对企业进行策略性辅导、产

6、品性能分析、认证和检验,还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培训等多方位的服务。工研院甚至规定,每人每年为企业提供的服务不少于8次。  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及技术集成创新平台7  工研院紧邻台湾清华大学和交通大学,开放的研究和管理模式,从诞生起就与产业界水乳交融的联系、互动和交流,已经使其成为台湾新技术、新产品最重要的研发地,也是台湾最大的集成创新平台。工研院是台湾在美国获得专利最多的机构,1998年以218件位列全球前百大企业的第55名。  技术转移平台  工研院设立“创新技术转移公司”和面向整个产业界的“产业经济与

7、资讯服务中心”,专职于技术服务、转移和扩散。由于工研院的非营利性定位,使其能迅速把技术转移出去。工研院技术转移的一大特点是,科技人员携带技术直接服务企业或创业,已先后有近1.6万人离开工研院到企业工作。可见,技术人才的转移是技术转移最有效的方式。  诞生了一批总经理  由于工研院鼓励科技人员自己创业,因此也诞生了大批诸如台积电张忠谋、联华电子曹兴城等产业领军人物。以工研院光电所为例,离开光电所到产业界的人员,到2002年已诞生了25位CEO,让这个产业从无到有,其中光驱、扫描机、LED等产品,都跃进全球前三名。  成果孵化与

8、育成中心  工研院的定位即着重于产业技术研发,研发项目大多来源于产业界,获得的技术成果再回到产业界孵化、进入企业育成中心孵化或设立衍生公司进行转化和生产。  科技与产业有效结合  台湾工研院有效地解决了科技与产业的结合问题,与产业界开展多界面全方位的协同与合作,相互间互为支持、互为依存,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