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天堂蒜薹之歌》

论《天堂蒜薹之歌》

ID:19792271

大小:6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6

论《天堂蒜薹之歌》_第1页
论《天堂蒜薹之歌》_第2页
论《天堂蒜薹之歌》_第3页
论《天堂蒜薹之歌》_第4页
论《天堂蒜薹之歌》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天堂蒜薹之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天堂蒜薹之歌》《天堂蒜薹之歌》[2]是莫言的第二部长篇巨制。小说以1978年到1989年改革的全盛期为背景,探讨了华北一个乡村农村改革的成效。与《红高粱》对乡村价值的怀念不同,乡村价值在这里默然无声。莫言把我们所讨论的所有技巧性的和主题性的因素融为一体,创作了一部风格独特、感人至深、思想深刻的成熟的艺术作品。这是莫言最具有思想性的文本。它支持改革,但是没有任何特殊的政治因素。小说最后一章大部分由虚构的1987年7月30日的《大众日报》(显而易见是暗指《人民日报》)上的一些文章所构成。它们呼吁要持

2、续、深入进行1979年开始的政治经济改革——推进民主化和更多的市场经济,要制止地方干部违背中央政策去压榨农民的生计。尽管作品带有明显的思想取向,但它绝不是简单的报导式作品。它是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形象地再现农民生活复杂性的最具想象力和艺术造诣的作品之一。1980年代中国农民的身体的、物质的、精神的和心理的生活以及包含其中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实践,都在这部想象性的叙事作品中得到了传达,也许比一大堆社会科学相关课题的研究还要丰富得多。读者从这部作品中获得一种明确的意识,可以理解中国农民是怎样一种生活状

3、态——他们的爱,恨,善良,残忍,文雅和粗俗,可以活生生地感受到这一切。在这部作品中,莫言或许比任何一位写作农村题材的二十世纪中国作家更加系统深入地进入到中国农民的内心,引导我们感受农民的感情,理解他们的生活。小说一开始就是两个男性主人公高羊和高马因为参加暴动而被捕。暴动的原因是,农民受到乡政府的鼓励种了大量的蒜薹,希望卖个好价钱,但是乡政府任意对农民征税,禁止农民把他们过剩的蒜薹卖给外乡收购者,又压低收购价格,宣布冷库已满,拒绝收购更多的蒜薹。农民本指望卖掉蒜薹后可以改善他们普遍贫困的生活状况。19

4、79年以后农民的生活状况本来已有所改善,但又受到官员压榨和通货膨胀的威胁。乡党委书记拒绝和农民对话,农民们更加愤怒了,砸毁、焚烧乡政府办公室。高马自愿参加了暴动,他急需卖掉蒜薹把新娘从她狠心的父亲那里买回来;而高羊和方四婶只是被随大流卷入了暴动,并不很清楚自己到底在干什么。小说的19章详细了描写了暴动前后几周内天堂县以种蒜薹为生的农民的生活,同时又描写了他们过去不同的经历,从一定程度上,表现了1949年之后在乡政府官员控制之下,他们过去和现在的痛苦。小说主要人物包括,高羊,地主的儿子;高马,年轻的复

5、员军人,因为爱上了方家唯一的女儿金菊,而与方家和乡政府不断抗争;方家一家,方四叔,方四婶,女儿金菊和她的两个哥哥,大哥方一君,身体上的跛子和精神上的懦弱者,二哥方一相,脾气暴躁,残忍;乡政府杨助理和三个当地家庭共谋非法婚姻,把三个年轻的女性(包括方金菊)换给三个老男人做老婆;小说还写到了一些男女警察,监狱看守,普通罪犯,法官和律师及一个在法庭上试图为农民辩护的年轻军官。这个军官无疑是隐含的代言人。所有的人物,除去方家的男人,都出现在审判的场景中,这种审判场景常常表现司法的随心所欲。上面提到的最后一章

6、,我们从第三人称叙述者口中可以了解最后的结果,暴动群众给予未加明确的惩罚,以防止这种混乱的蔓延,犯了错误的党员干部,以常见的党纪方式处理,被调到农村其它县继续任职。从以上情节概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部小说所呈现的许多主题与五四小说一脉相承。最显著的是,他认同许多五四作家的视角,把农民描写成一种罪恶的、不平等的社会体系的牺牲品,而这个体系是农民无法掌控的。他们所能看到的,只是这个体系是由农民或出身农民的腐败的乡村干部所控制。这些人尽管身为党员干部,应该努力改善农民生活,可是非但不这样,反而承续了传统的乡

7、村腐败和残忍。他们不仅拒绝执行中央的改革政策,而且还钻政策空子从压榨农民劳动中获得利益。在历史转折时期,隐含十分关注经济上虽有改善但仍很贫困的农民的困境,不同于茅盾、吴组缃和其它五四作家,莫言对内陆农村政治、经济和道德罪恶的批判,比起城市来更为激烈。在此背景下,这些城市仅仅是农村干部损坏农民利益、扭曲中央政策的体现者。从主题方面来说,比较莫言小说和五四时期的小说,继承大于创新。而在叙事技巧和艺术方面,我们发现莫言的写作和大部分五四作家有着巨大的差异。与大多数五四作家的作品相比,莫言更注重艺术体式、结

8、构及语言的运用。在不到十年间,莫言已创作出几部艺术技巧相当精湛的作品,其中《天堂蒜薹之歌》是他最为用心的作品。如果没有仔细的研究,要想追溯莫言作品所受到的影响是很困难的。1967年,他只有11岁,那时五四小说和“十七年文学”(1950—1967)被江青所控制的文革文学认定为反动文学。因此,尽管莫言肯定读过鲁迅的小说和杂文,以及70年代后期能够获得的禁书,但我们仍不清楚1979年五四小说和“十七年文学”重获肯定之前,莫言读过哪些中文原创作品。1984年,他开始正式学习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