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小知识ppt课件

急救小知识ppt课件

ID:19795713

大小:125.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0-06

急救小知识ppt课件_第1页
急救小知识ppt课件_第2页
急救小知识ppt课件_第3页
急救小知识ppt课件_第4页
急救小知识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救小知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肺复苏操作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症教研室单人心肺复苏步骤(1)判断意识;(2)如无反应,立即呼救;(3)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4)开放气道,清理口腔异物;(5)判断有无呼吸;(6)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2次;(7)保持头后仰,另一手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8)如有脉搏,可仅做口对口人工呼吸;(9)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单人心肺复苏步骤(10)每按压30次,口对口吹气2次,然后重新定位,再按压30次,如此反复进行;(11)心肺复苏开始1分钟,或者连续操作4个循环后,检查一次呼吸和脉搏、瞳孔变化,以后每进行4~5分钟检查一次,每次不超过5

2、秒钟。(12)如用担架搬运病人或者是在救护车上进行心肺复苏,应不间断地进行,必须间断时,时间不超过5~10秒。双人心肺复苏步骤①基本上与单人心肺复苏术步骤相同;②两人动作必须协调配合,一人按压,一人吹气,以5:1比率进行;做口对口人工呼吸者,负责开放气道,观察瞳孔,触摸颈动脉搏动。③施行心肺复苏的人可分别站在(或跪在)病人的左侧和右侧,便于交替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受到条件的限制,也可站(跪)在同侧。④做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者交换位置,互换操作,中断时间不能超过5秒钟。按压有效的主要指征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0.8kPa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

3、色泽再度转红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出现自主呼吸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心肺复苏终止指标①病人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②确定病人已死亡。③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检查病人仍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瞳孔无回缩。心肺复苏术的要点①发现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以挽救生命。②心肺复苏术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③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要点:头后仰,打开气道,捏住鼻孔,封住口唇,深吸一口气后,向口腔内吹气,每分钟12~14次。④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要点: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垂直下压3~4厘米,每分钟100

4、次左右。⑤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按30:2进行;双人心肺复苏按5:1进行。婴幼儿心肺复苏手法要点①判断意识:叩击足底部,捏掐合谷处(手背部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地方。)②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使婴幼儿头部轻轻后仰,畅通呼吸道,但不可使头部过度后仰,吹气时将婴儿口鼻包紧,吹气频率每分钟20次。③检查脉搏的搏动,判断有无心跳。婴儿检查肱动脉搏动,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肘、肩之间。婴幼儿心肺复苏手法要点④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幼儿:一手手掌下压。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下压深度:幼儿2.

5、5~3.5厘米,婴儿1.5~2.5厘米。按压频率:每分钟100次。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的最新标准2005修订的主要内容对成人实施单人或双人抢救时按压通气比为30:2进行;对儿童或婴儿实施单人抢救时按压通气比为30:2,双人15:2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以30:2比率进行五个周期的循环,其中胸外按压频率为100次/分钟;人工吹气每次持续1秒钟以上;成人按压深度为4~5cm,儿童按压深度2~3cm,婴儿按压深度为1~2cm指南中最重要的变化在于简化了心肺复苏程序,并且在心肺复苏期间增加了每分钟胸外按压的次数和减少胸外按压的间歇。新建议1删除了非专业急

6、救者开始胸外按压之前的生命体征评估:对非专业急救者的培训改为遇到呼吸停止的无意识患者时,先进行2次人工呼吸后立即开始胸外按压。新建议2简化了人工呼吸的程序:所有人工呼吸(无论是口对口,口对面罩,球囊—面罩,或球囊对高级气道)均应持续吹气1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有明显抬高。新建议3删除了对非专业急救者在无胸外按压时的人工呼吸训练。新建议4建议对所有年龄(新生儿除外)的患者实施单人急救时,单人(一般的)按压/通气比例为30:2。该建议目的在于简化教学和提供更长时间不间断胸外按压。新建议5由医疗保健人士实施的儿科基本生命支持指南,将“儿科患者”定义

7、修改为青春期前患者,但是由非专业急救人员应用的儿童心肺复苏指南(1到8岁)没有变化。新建议6增加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急救者应被授以“用力按压、快速按压”(每分钟100次的速率),保证胸廓充分回弹和胸外按压间歇最短化。新建议7建议紧急医疗服务(EMS)人员对无目击者的心脏停跳患者除颤前,可考虑先行约5组(约2分钟)心肺复苏,特别是在事发地点由呼叫到EMS抵达反应时间超过4到5分钟时。新建议8无脉性心脏停跳患者治疗期间,推荐两次心跳检查之间给予约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急救者不应在电击后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而是应该重新进行心肺复苏,先行胸外按压,而心跳

8、检查应在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进行。新建议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