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声乐艺术中的多声部演唱形式之一

是声乐艺术中的多声部演唱形式之一

ID:19796607

大小:204.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06

是声乐艺术中的多声部演唱形式之一_第1页
是声乐艺术中的多声部演唱形式之一_第2页
是声乐艺术中的多声部演唱形式之一_第3页
是声乐艺术中的多声部演唱形式之一_第4页
是声乐艺术中的多声部演唱形式之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是声乐艺术中的多声部演唱形式之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合唱:是声乐艺术中的多声部演唱形式之一,它是一种群体性的歌唱形式,几十人乃至几百人要发出“同一个声音”——和谐、统一、平衡。第七课音乐与诗歌(二)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词:曲:创作年代及背景:光未然:我国现代的著名诗人,在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宣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一直酝酿《黄河》词作,并在年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当时在场的观众中有《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那你们知道曲作者是谁吗?《

2、黄河大合唱》词:光未然曲:创作年代及背景:《黄河大合唱》词:光未然曲:冼星海创作年代及背景:原籍广东番禺人,出身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的家庭。13岁,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21岁,入北大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23岁,进上海国立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通的音乐》。24岁,去巴黎勤工俭学,从师于著名提琴家帕尼和作曲家保罗。26岁,考入巴黎音乐院.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等。1935年~1938年,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如《救国军歌》、《游击军歌》等。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主任,教学之余,创作

3、了《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作品,1940年去苏联学习、工作。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在他短短的生命旅程,写有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管弦乐组曲《满江红》,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以及小提琴曲数部,现已收集到他的作品近三百件。此外还写了大量的音乐论文。由于,他对发展我国的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生动的描绘了中国人民英勇的抗日精神,反应了中华民族的坚强博大的民族精神,展现了抗日必胜的光明前景。这部具有交响性、写实性,气势磅礴的大

4、合唱,具有中华民族的气魄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群众性的特点,她为我国现代的大合唱及其他的体裁形式的音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六十年代后期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黄河大合唱》词:光未然曲:冼星海创作年代及背景:八个乐章1《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2《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低音独唱)3《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略)4《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与混声合唱)5《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6《黄河怨》(女高音独唱)7《保卫黄河》(齐轮唱)8《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听<<黄河船夫曲>>回答下列问题:a.用心去听可发现一幅什

5、么样的画面?b.此曲可分为几段?c.此曲情绪是否变化?答案答案:像几十个船夫划船,面上充满战斗的力量。b.三段体。c.情绪变化很大,有两种对比鲜明的情绪。开首的紧张情形,是船夫们渡黄河时和波涛挣扎的情形,即歌词“划哟,冲上前!”音乐吸取了民歌中船夫号子的音调素材,运用主导动机(i2i565)贯穿发展的手法与领、合呼应的演唱形式,生动地描绘了黄河船夫在暴风雨与惊涛骇浪博战的情景,表现出中国人民在艰苦中的斗争精神和誓达彼岸的必胜信念。听<<黄河船夫曲>>回答下列问题:a.用心去听可发现一幅什么样的画面?b.此曲可分为几段?c.此曲情绪是否变化?《

6、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是用“颂”的方法写的,带着奔放的热情,高歌赞颂黄河之伟大、坚强。这里是由男高音独唱,歌声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请同学带问题欣赏<<黄水谣>>:此曲音调是简单还是复杂?情绪如何?歌曲体裁是颂歌、进行曲还是抒情曲?c.几段体?答案请同学带问题欣赏:此曲音调是简单还是复杂?情绪如何?歌曲体裁是颂歌、进行曲还是抒情曲?c.几段体?答案:a.简单;带痛苦呻呤的表情,但与普通一般颓废的情绪不同,它充满着希望和奋斗。b.叙事性的抒情合唱曲。歌谣式的三部曲式写成。第一部分追述着黄河两岸沃土千里,人民世代开渠筑堤,

7、辛勤劳动的和平生活的景象。第二部男声低沉、悲痛的音调,表现了由于敌寇的侵略,国土地的沦丧,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悲愤的控诉。第三部分是第一乐段的再现,刻画出“景物依旧,人事全非”的凄惨景象。《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原稿是男声对唱)是用民歌方式写的,用山西音调。是一首叙事性的对唱歌曲,以民间常用的对答形式,采用不同的调式对比,表现了两个流离失所的老乡,在黄河边上不期而遇,他们各自诉说着自己的命运,终于一同踏上了“打回老家去”的战斗道路。全曲上、下两个乐句,一问一答,构成了完整的音乐形象。《黄河怨》(女高音独唱)深刻地表现了一位

8、受迫害受污辱的妇女,对敌人残暴兽行发出的强烈控诉。这首悲歌以开头的旋律(衰婉感人,如泣如诉)为基础,其后不断引伸发展,形成一首多乐段的庞大独白。《保卫黄河》(轮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