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erp选型与销售过程的博弈与双赢

论erp选型与销售过程的博弈与双赢

ID:19796815

大小:5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6

论erp选型与销售过程的博弈与双赢_第1页
论erp选型与销售过程的博弈与双赢_第2页
论erp选型与销售过程的博弈与双赢_第3页
论erp选型与销售过程的博弈与双赢_第4页
论erp选型与销售过程的博弈与双赢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erp选型与销售过程的博弈与双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ERP选型与销售过程的博弈与双赢

2、第1众所周知,进行ERP的建设存在着很多风险。其中,企业的软件选型过程与软件厂商的软件销售过程,这个呈现不同侧面的同一过程,是整个ERP工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一个ERP工程最后是否成功和最终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在本环节决定。本文正是对双方如何把握这个环节的一点思考,希望能对企业和软件厂商都有所裨益。引子—博弈是什么博弈是现实社会活动中一个常见的现象,从简单的两人对弈到社会中复杂的管理与经济决策过程,都存在多种多样的博弈现象。研究博弈现象的理论——博弈论也

3、是现代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军事科学中应用广泛的一门学科。通俗地讲,博弈论是一种“游戏理论”,一个博弈的定义是: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博弈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囚犯的两难处境”: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杀,财物被盗。警方在此案的侦破过程中,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甲和乙,并从他们的住处搜出被害人家中丢失的财物。但是,他们矢口否认杀人,辩称是先

4、发现富翁被杀,然后只是顺手牵羊偷了点儿东西。于是警方将两人隔离,分别关在不同的房间进行审讯。由检察官分别和每个人单独谈话。检察官说,“由于你们的偷盗罪已有确凿的证据,所以可以判你们一年刑期。但是,我可以和你做个交易。如果你单独坦白杀人的罪行,我只判你三个月的监禁,但你的同伙要被判十年刑。如果你拒不坦白,而被同伙检举,那么你就将被判十年刑,他只判三个月的监禁。但是,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交代,那么,你们都要被判5年刑。”甲和乙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坦白或抵赖。因为如果两个都不招,因为证据不充分,两人都只能判1

5、年。如果一方招了,自己被判三个月的监;而另一方则属被判10年刑。但如果两人都招了,则各判5年。结果是:两个人争先恐后地招了,结结实实地各判了5年。因为,每一方在选择策略时都没有“共谋”(串供),他们只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而不考虑社会福利或任何其他对手的利益。而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双方都抵赖)和结局(被判1年刑)就不会出现。ERP选型与销售中的博弈我们知道,企业进行ERP的选型,软件厂商进行ERP的方案销售与提供,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与软件厂商应该是合作的关系,怎么会有博弈

6、呢?笔者认为,由于这一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博弈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我们来看这个过程中最为典型的情形:首先,不失一般性,我们做如下的假定:企业实施ERP,存在一定的管理需求,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管理目标,而且通过选型过程来选择产品与方案。与此同时,软件厂商根据企业的需要,将提供以某种ERP产品为核心的解决方案,通过产品与方案来赢得企业的项目合同。另外,为了简化讨论,这里讨论企业与软件厂商进行ERP合作的情况,对于企业、咨询公司、软件厂商三方甚至多方之间合作的情况没有进行说明。可以知道,三方合

7、作与本文讨论的双方合作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由此,在一个ERP工程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如下的四种典型的情况,如下表所示:上表中不仅仅说企业“需求明确”,而且使用了“企业充分展示需求”的说法,二者的区别是前者仅仅是企业单方面的需求明确,后者是企业不仅有明确的需求,还包括企业为软件厂商提供了相应的条件,让软件厂商获得了明确的需求,我们可以看到这之间是决定性的差别存在的,二者的差距是导致现实中ERP项目难以成功的一个大障碍(后面阐述)。上面四种情况含义:情况1:企业明确自己的目标,充分展示了需求,而与此同时,软件

8、厂商提供了适合该目标和非常满足需求的产品和方案,这个系统最终的成功可能性最大,风险最小(为了讨论的方便,这里不考虑系统实施的风险和问题,假设正确的系统的实施是肯定成功的。下面基于同样的假设。)。情况2:企业的目标不明确,需求的展示不够充分。虽然如此,企业在客观上(即从最终的情况来看)提供了合适的产品和方案,系统最终也是可以成功的,由于在系统实施前有了相比情况1更多的不确定性,所以风险要大一些。情况3:企业虽然目标明确,展示也很充分,可是由于软件厂商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例如出于销售和经营业绩的压力,签下

9、超出自身能力、不适合本公司产品的合同,或者软件厂商咨询顾问的判断有误等等,软件厂商提供的产品是不适合的,方案也是不正确的,这个系统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失败。情况4:企业不明确自己要干什么,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么,软件厂商又提供了客观上不适合的产品和方案,双方糊里糊涂的进行什么ERP系统实施(同样,软件厂商可能会有主观原因),最后肯定是失败,只是失败的可能会比情况3更为彻底,损失更大。上面四种情况是有些抽象后的分析,其实,我们可以看到,现实中的每一个ERP项目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