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十册3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第十册3单元教案

ID:19801495

大小:149.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06

小学语文第十册3单元教案_第1页
小学语文第十册3单元教案_第2页
小学语文第十册3单元教案_第3页
小学语文第十册3单元教案_第4页
小学语文第十册3单元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第十册3单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10.杨氏之子课型讲读课文几课时完成一课时学习目标1.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教学重难点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教具准备课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教学重难点1.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动方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一、故事导入,感受幽默二、初读课文,读懂大意师:我们

2、每天都在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勾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教师绘声绘色讲述杨氏之子的白话文版本)同学们,你对故事中两个人说的话有什么感受?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来这个故事。如果把刚才老师讲的原原本本写下来,就是白话文。我们现代人写的文章,用白话,叫白话文,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习的课文除了古诗外,也都是白话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古人写的,古人写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如果用文言写下来,会是什么

3、样子呢?请大家打开课本第10课──杨氏之子(板书)。反馈:学生的回答可能是:风趣,幽默等。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3.指名朗读课文。(1)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惠曰禽诣(2)引导学生读准停顿: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第三单元第一课con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andassessmentRegulation(ProfessionalEdition)(DL/T

4、5210.2-2009~DL/T5210.8-2009);1.9thequalitycheckoutandevaluationof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code(DL/T5161.1-2002~5161.17-2002);1.10thenormsofconstructionsupervision,the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supervisionregulations教学过程三、讨论交流,领悟幽默四、朗读全文五、延伸拓展六、课堂表演1.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

5、什么?2.你喜欢孔君平说的话,还是喜欢杨氏之子说的话?为什么?板书:杨氏之子杨梅孔君平孔雀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你听说过类似的故事吗?及时组织评价。4.参考注释,自学课文。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5.让学生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生交流讨论后回答:(“杨梅”是一种水果,其中的“杨”与姓杨的“杨”没有关系。孔君平故意将它们联系起来,开玩笑地说:“这是你家的水果。”这样说话,因为没有道理而显得风趣幽默,也非常亲切。杨氏的儿子,用“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来应答,妙趣横生。幽默风趣的一说一答,使见面的场面非常

6、轻松愉快。杨氏之子只有九岁,却能迅速领会孔君平表达的内容和技巧,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和应对能力。)(学生交流)让学生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先分小组根据课文内容演简短的课本剧。然后推荐一组面向全班表演。练习文句诵读,这是训练学生养成文言语感的有效途径。叶圣陶先生曾说:“读法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吟诵,一种是宣读。无论文言白话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读。”只有扎实练习诵读,才能逐步培养文言语感孩子的想法是无拘无束的,只要文本许可,老师都应该认同。但在引导时,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讨论孩子的回答妙在哪里。积累语言,除了在课堂上练习,也应延伸到课外。每一个文本,只是孩子兴

7、趣的一个激发点。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将全文翻译成白话文。2.搜集幽默故事、古今笑话,想想它们在语言上有哪些特点。板书设计杨氏之子甚聪慧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课后反思本文是学生初次接触的文言文,培养兴趣尤为重要。在理解文意时,先指导字词,再让学生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使学生由浅入深,轻松掌握课文内容,从而避免了其对文言文产生排斥和恐惧感。con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andassessmentRegulation(ProfessionalEdition)(DL/T5210.2-2009~DL/T5210.8

8、-2009);1.9thequalitycheckoutandevaluationofelectricequipment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