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八下《师恩难忘》教案4篇

河大版八下《师恩难忘》教案4篇

ID:19803905

大小:3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06

河大版八下《师恩难忘》教案4篇_第1页
河大版八下《师恩难忘》教案4篇_第2页
河大版八下《师恩难忘》教案4篇_第3页
河大版八下《师恩难忘》教案4篇_第4页
河大版八下《师恩难忘》教案4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大版八下《师恩难忘》教案4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师恩难忘》教案河北威县梨园屯中学赵焕翠教学目标:1、文章结合具体事例直抒胸臆,盛赞师生情谊,引导学生理解这种感情。2体会文章语言朴素而真挚的特点。3学习文章组材详略得当的特点,并借鉴这种方法,提高自己的组材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作者对老师真挚的感情。2文中对老师的介绍分别着眼于哪一点?教学方法:自读导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他们站着甘为人梯,俯下身去甘为人桥,为祖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建设人才,所以,古往今来有不少诗词歌赋赞美老师。王梓坤教授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

2、关爱,因此,他写下了给老师的一曲赞歌《师恩难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授新课(一)学生自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爱抚()瞻仰()流涕()陨落()弥()(二)了解作者:王梓坤:1929年出生,江西吉安县人,是一位对我国的科学和教育做出卓越贡献的数学家和教育家,也是我国“教师节”的倡导者。(三)再读课文,研讨理解课文。1作者用热情洋溢的语言赞美了老师,赞美了师生情谊,赞美了师道,并提出尊师重教的主张。的形象,纯水一般的温润情怀,香兰馥桂似的纯洁高雅的品质。2、列举名人尊师的故事A颜渊赞孔子——学高为师B史可法之于左光斗——德高为范C鲁迅师章太炎——影

3、响之大D高尔基之于师——发挥主动性3“我”对老师的回忆A王少诚老师:学识渊博、工作艰辛、认真、多面手、优秀(详写)B高克正老师:敬业精神,对学生的爱护(详写)C漆裕元老师:强调对自己进步思想的影响(略写)D黄贤汝老师:对自己数学方面的影响(略写)4感受教师秉承师风,代代相传。四写作手法值得借鉴之处1严谨的结构开篇解题——中间过渡——首位照应2精当的选材名人尊师故事——增加权威性、说服力自己的老师——朴实性、感染力3丰富的语言以叙述为主,兼有抒情议论,朴实无华,娓娓道来,毫无雕琢之感。五课堂小结:这篇课文概括与具体相结合,一轮、记叙抒情交替使用,

4、赞颂了老师勤奋耕耘、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无限爱戴和崇敬之情。六作业布置:1搜集有关尊师的故事和名言2向老师写一篇感谢信附:板书设计师恩难忘1提出“尊师重教”主张颜渊史可法2学生对老师的赞扬古今中外鲁迅高尔基王少诚人格熏陶物质帮助(详写)高克正3我对老师的回忆漆裕元思想教学方面的影响(略写)黄贤汝《师恩难忘》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这篇课文通过记叙作者成长过程中给他巨大影响几个老师的故事,表达作者对老师的真挚感情。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感知老师的光辉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探究文章动人心弦之处,品析鉴赏本文的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感情,

5、另外,还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老师的印象。课堂教学采用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等教学方法,注重合作研讨。注重多层对话,全面挖掘课文各方面的资源,力求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获得收获。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1.朗读法。2.讨论点拨法。3.品读法教学媒体:课件、图片展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课文要

6、求。1.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了解课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标记,试着寻找答案。二、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根据你预习的情况说说课题的意思。3.引导学生思考:让作者难以忘记的老师是谁?什么事让他难忘?三、了解课文大意。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2.全班交流,弄清课文主要写了几个给“我”巨大影响的老师的故事。四、指导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课文。1.分小组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2.小组汇报本组学习情况。3.全班交流在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4.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词语:高瞻远瞩、远见卓识、

7、宁静淡薄、陨落、忧心忡忡、冥思苦想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造句。5.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课文第五段。质疑:王老师是怎样教书的?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他的默默无闻和教学的认真?生朗读第七段,找出相应词语理解交流(不发工资……却无异议;手持红笔……随手在句末划一小圆圈;眯缝着眼,抚摸着我的头,亲切地笑了)。6.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第8段。(简介“王梓坤”,帮助学生理解。)7.小结:说说此时你对“师恩”如何理解?如果把“恩”换成“情”、“爱”、“益”是否可以?五、鼓励学生选一首学过的古诗编个故事。第二课时一、将自己所编的故事全班交流。二、再读课文,赏析课文。1.

8、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文中这几个老师是怎样的人?你喜欢他们吗?”说出理由。2.再读课文,小组交流。3.小组汇报交流成果。4.过渡:作者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