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及疥疮课件

麻风及疥疮课件

ID:19806676

大小:1.17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8-10-06

麻风及疥疮课件_第1页
麻风及疥疮课件_第2页
麻风及疥疮课件_第3页
麻风及疥疮课件_第4页
麻风及疥疮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麻风及疥疮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麻风三明市第一医院皮肤科陈文峰主治医师麻风定义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定义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发病机制及流行病学麻风分枝杆菌:简称麻风杆菌,为G+细菌,短小棒状,抗酸染色阳性,至今未能体外培养。对外界抵抗力较强。传染源:麻风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播途径:飞沫传播、密切接触等。易感人群:不同程度的易感性。流行情况: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临床表现分型:根据免疫力强弱分为:结核样型麻风(TT)、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BT)、中间界线类麻风(BB)、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瘤型麻风(LL)。麻风杆菌数量:LL>B

2、L>BB>BT>TT细胞免疫:TT>BT>BB>BL>LL根据皮肤涂片查菌结果分类:多菌型麻风、少菌型麻风临床表现未定类麻风结核样型麻风瘤型麻风未定类麻风为麻风的早期表现。浅色斑或红色斑,局部轻至中度感觉障碍,可有浅神经粗大但极少发生运动障碍和畸形。多数查菌阴性,麻风菌素晚期反应可阳性本型可自愈,也可转变为其他型。结核样型麻风患者机体免疫力较强,故皮损局限,数目少,较稳定。不对称累及面、肩、臀四肢等少汗易受摩擦的部位。典型皮损为较大的红色斑块,界清,表面干燥粗糙,毳毛脱失,可覆盖鳞屑。皮损附近可摸到粗硬的皮神经,周围神经可粗大并致神经功能障碍,伴有明显的感觉和出汗障碍,肌肉萎

3、缩、运动障碍及畸形。查菌阴性,麻风菌素晚期反应多强阳性。治疗后皮损消退快,预后好,少数可自愈。耳大神经肿大框上神经肿大瘤型麻风患者机体抵抗力较低,皮损数目多且对称,发展快,受累组织器官范围广。皮损处查菌可见大量细菌,麻风菌素试验阴性。早期、中期、晚期、早期:浅色斑疹,分布广泛对称,感觉正常或稍迟钝。中期:皮损分布更广泛,浸润更明显,少数可形成结节。浅感觉障碍,四肢套状麻木,眉毛、发脱落明显,周围神经普遍受累,除浅感觉外还可产生运动障碍和畸形。足底可见营养不良性溃疡,淋巴结、肝、脾肿大。晚期:皮损呈深在性、弥漫性浸润,长伴暗红色结节,面部结节或斑块可融合成大片凹凸不平的损害,双

4、唇肥厚,耳垂肿大,形如狮面;眉毛脱落,脱发部分或大部分脱落。伴明显感觉及出汗障碍,周围神经受累导致面瘫、手足运动障碍和畸形、骨质疏松和足底溃疡等。淋巴结、睾丸、眼和内脏受累严重。麻风反应:某些患者病程中可突然出现原有皮损或神经炎加重,同时出现新皮损和神经损害,并伴有畏寒、发热、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症状。诱因:气候变化、药物、精神因素、内分泌改变、酗酒、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TT主要表现为真皮小血管及神经周围有上皮样细胞浸润,抗酸染色常查不到抗酸杆菌;LL表现为真皮内含有泡沫细胞(麻风细胞)肉芽肿,抗酸染色宣示泡沫细胞内有大量的麻风杆菌,因不侵犯

5、真皮浅层,故表皮与真皮间有一无浸润带。麻风杆菌检查:TT多阴性,LL多阳性。麻风菌素试验:TT多呈强阳性,LL多呈阴性。诊断和鉴别诊断必须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细菌检查及组织病理学等综合分析、慎重诊断。诊断依据:1、皮损伴有感觉障碍及闭汗,或有麻木区;2、周围神经受累,表现为神经干粗大伴有相应功能障碍;3、皮损组织切片或组织涂片查到麻风杆菌;4、病理见特征性改变。符合上述4条中的2条或以上,或符合第3条可确诊。治疗1:联合化疗: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治疗麻风的MTD方案。多菌型:利福平、氨苯砜、氯法齐明,疗程24个月。少菌型:利福平、氨苯砜,疗程6个月。麻风反应:首选糖皮质激素,可用

6、泼尼松30-60mg/d分次口服,随着病情缓解逐渐减量,也可用沙利度胺。各型麻风细胞免疫反应强度依序为__。A:TT>BT>BB>BL>LLB:LL>BL>BB>BT>TTC:BB>BT>TT>BL>LLD:BT>TT>BB>BL>LLE:BL>LL>BB>BT>TT结核样型麻风的麻风菌素试验应为__。A阴性B阳性C假阳性D弱阳性E个体有差异麻风哪些项正确__。A病原菌为麻风杆菌B各型麻风均有高度传染性C外周神经肿大D凡有感觉障碍的皮肤病损都应考虑为麻风E唯一传染源为麻风患者疥疮定义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好发部位、皮疹特点、瘙痒时间)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定义由疥螨寄

7、生皮肤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疥螨也称疥虫,大小约0.2-0.4mm。通过接触传染,且传染性较强,集体宿舍或家庭中容易发生流行,同睡床铺、共用衣被甚至握手等行为均可传染。临床表现疥螨好侵入皮肤薄嫩部位,如指缝、手腕、前臂、肘窝、腋窝、乳晕、脐周、下腹、外生殖器及臀部等部位,成人很少累及头面部,但在免疫受损者也可有大量疥螨滋生,婴儿可累及所有皮肤。皮损多对称,表现为丘疹、丘疱疹及隧道,丘疹约小米粒大小,淡红色或正常肤色,可有炎性红晕;丘疱疹约米粒大,多见于指缝、腕部等处;隧道为灰白色或浅黑色细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